贛城的夏天,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於湛秋甚至能感覺到泥濘的土地下面一層就是乾乾的黃土,大雨說停就停了。
路兩邊處處是水塘,暴雨過後,水塘里的泥沙快速沉澱,水又清澈起來,於湛秋快到家門口了,隨意找了個水塘涮涮腳,大步往家走。
黃泥塘村條件很好,不少青磚黛瓦房子,茅草屋只有零星幾戶,都是戰火導致的逃荒者在這安家落戶。
整個村莊原先是一門姓高的大戶人家的田莊。
聽說高家祖上最高的官做到的內閣大學士,書香門第。
後來改朝換代,高家幾經沉浮,這個莊子就成了高家出嫁姑娘的陪嫁,高家姑奶奶的後人姓於,其中一支可能因為官途不順,也可能是家族嫡庶鬥爭,反正是落敗了,跑到這個莊子上來居住。
據爺爺奶奶講,原先整個黃泥塘村的于姓都是高大官外嫁女後人的家生子僕從。
後來因為於老爺為人和善,一波一波的奴僕放出來,成了於老爺家的佃農,就此成了這個村莊。
因為贛城是小先生精心扶持的老巢,黃泥塘村僥倖,幾次從戰火和掃蕩中倖存下來。
加上於家和善,年景不好,就減租免租,有那家裡遇上生老病死緊急事兒的,於家還往外借銀錢。
第216章 五零年代改寫人生02
於老爺家辦的族學,也對村子裡的孩子開放,只要象徵性的交點糧食,筆墨得自備。
所以黃泥塘村識字的不少。
這在經歷百年戰火,九成半是文盲的土地上,已經是極其幸運的存在了。
年輕一輩沒有感覺,但是年長的老者對於老爺家還是滿心感激。
家裡入學參軍大事,必然要於老爺家幫著參謀參謀,有的兒女相看人家,也要找於老爺家當家人問問吉凶。
要是家裡辦紅白喜事,於家能派人送一份禮,那這家在莊上的地位一下子就上去了。
甚至村裡有家長里短官司的,不用往城裡送,直接請於家人斷案,少有不服氣的。
反正城裡小先生的人只認錢,官字兩張嘴,吃完被告吃原告,說的就是這些人。
小先生對大本營及其周邊的維護,讓黃泥塘村受益了。
澗溪省作為紅色發展壯大之地,當年幾支新生力量勝利在高岡山會師,最先感受到政策的優越。
又因為曾經是小先生選中的老巢,享受過老小的庇護,隱隱有種穩坐釣魚台的自得和自大,誰也不服似的。
自從首都定在北邊,權政重心北移,贛城是越來越亂,小先生留下的敵特猖獗。
今天於湛秋學校下午放半天假,就專門用來組織學生們上街觀刑。
破壞發電站的,醫院的,在群眾之中投毒製造恐慌的,暗殺的,抓住之後拉上文曲街統一執行槍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