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都到哪裡去了?現在都在於湛秋的芥子空間裡。
奔走三年,各地基本穩定下來,官方順利接手民資遺留的工廠產業公共設施。
因為歷史遺留問題,被放出來卻無家可歸成為流民的舊社會奴僕,小妾,姨太太,乃至暗門子,秦樓楚館出來的,全部得到安置。
原本樊廠長一家六口人住著京都三進大宅院,是當初他用一根金條從一個老太監手裡換來的。
現在這處大宅院住著近二十戶人家,煙火氣十足。
城裡有工作的,留在城裡,按人頭領商品糧,城裡沒工作又沒讀書的,下鄉去,城市沒有餘糧,不養閒人。
上下五千年,無論家國天下遇到多大困難,最終分解分擔落到個人頭上的時候,依舊是農民承擔了所有。
亂世農民種地,養活了這麼多的人口,現在還是農民的土地,養活了安置不了的城市盲流。
領導也知道。
所以他早早在組織立下規矩,只要將來國庫儲備糧夠吃三年,就全面取消一切農業賦稅,若是能有富餘,首先補貼農民。
所有人聽到這條規定,都覺得領導只是在給農民畫大餅。
第255章 五零年代改寫人生41
只有於湛秋知道不是。
未來農村戶口比城市戶口值錢,宏觀下,農業稅取消,水稻補貼直接打到農民帳戶,農村大病醫療報銷,最多可報銷九成。
當然,少部分地方碩鼠就不必相提並論了,什麼時代都是殺不完的。
三年奔走,一切步入正軌,火熱的運動也慢慢降溫,所有人總歸都要回到平凡的生活。
於湛秋回歸糧食部,開始就耕地問題出台一系列措施。
保證耕地紅線,良田改變用途手續嚴苛,開荒不可毀林等等,不僅於湛秋,京都的地質研究員,農業種植研究員,都參與到措施討論和制定中來。
百忙之中,大院收發室送來她的電報。
『祖母將至車站接』
於湛秋看著莫名其妙的電報,隨手丟開,轉向老家來的信件。
說於偉業合適也好,說靠著於湛秋的光芒也罷,總之於偉業成了黃泥塘村大隊長,黃泥塘村也順應形勢,改了名字,叫紅星大隊。
紅星閃閃放光芒,一顆紅星終向黨,這是思想的改革也是進步。
地主於爺一家子都被下放到更遠的地方去了,他們家大宅已經被搬空,現在是生產隊大隊部在用,還有一部分偏院被隔開做成知青點,有下鄉知青被安置在裡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