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大佬扛八米大刀,讓人渣先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有鐵摸一下兜里的功勳章,當年跟他一起立下這些功勞的人,四坤,小軍,大川,都被掩埋在那個空曠荒蕪的壕溝里,他不過僥倖活著,躺在那裡的才是真正的功勳者啊!

有鐵堅定地拒絕了領導的挽留,在隊伍里這兩年,磕磕絆絆算是讀了書,把字認全了,也會寫會算,回家謀個工作營生,就夠了。

紅與白的渡江戰役,他並不想參與,長江單純的是他的家鄉,他27年出生,37年離開金陵,離開之前,也曾在金陵,在蔣大帥麾下,度過十年安穩日子。

金陵重建工程非常浩大,雖然看著還有不少房子屹立不倒,實際上經過幾番轟炸,都有安全隱患。

重建一座城,首先要有人。

有鐵退伍就被分配在城市建設部門上班,新國成立的時候,金陵也建設的差不多了,居民都是周邊城鄉的,還有逃難過來的,高淳的,安徽的,陸續成為新的金陵人。

城市建設完成後,有鐵又在房管局上班,為百姓分配房屋居住,走街串巷登記房屋住戶變更情況。

他作為一個戰功赫赫的退伍軍人,安置費,轉業津貼,工資收入,多的讓人羨慕。

不少人給他介紹對象,但是見他執意要帶著一個大傻子,都退縮了。

後來單位一個老大姐把村裡的侄女介紹給他,有鐵也不挑,只要媳婦能居家過日子,不嫌棄陳帆,就行了。

媳婦的確很不錯,把家裡拾掇的乾乾淨淨,一日三餐招呼陳帆吃,把陳帆當做大伯哥照顧。

後來有鐵兩口子接連生了五個孩子,都管陳帆叫大伯。

陳帆經歷了戰爭創傷後,一直沒有從那場戰火里走出來,每天起床後就打包行李,三橫兩豎背在身上,準備行軍出發。

繞著老城牆板板正正,一圈一圈的走,嘴裡時常念叨四坤和其他戰友的名字。

傍晚侄兒侄女就去喊他回家,他也不惱,還念叨著要帶四坤和小東北他們回家。

等有鐵下班回到家,家裡總有熱乎的飯菜,昏黃的燈光,嘰嘰喳喳的孩子們等他。

等他坐下,大女兒倒水,二女兒拿毛巾,大兒子讀報紙,小兒子小女兒跟他說在學堂發生的事情,小女兒不愛讀書,特別怕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在家總要跟父親抱怨一下。

小兒子喜歡往護城河跑,跟夥伴們夏天游水,冬天在冰面上打陀螺,經常因為廢衣服挨他娘揪耳朵揍。

有鐵總是笑盈盈的看他們鬧騰,他們不知道,為了這一天,上一代經歷了多少。

有時候在外行走,見到東北人,有鐵就仿佛化身小東北,跟人打聽打聽東北這會兒什麼天兒,糧食都收到哪兒了,家裡種多少地,打了多少高粱豆子……

聞到四川麻椒味兒,又化身小四川,見到家鄉來客一般,格外親切,跟人嘮嘮川地的折耳根,麻椒花椒,小面豆腐……

他既是有鐵,也是千千萬萬戰友,時刻留意這片土地的恢復情況,看看當年兄弟們惦記的家園,有沒有恢復成記憶中美化後的模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