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將軍府么女真的不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季拙在一旁看書,粉黛講的繪聲繪色,他卻連頭也沒抬。

時間轉眼到了元宵節,新帝正式登基,是為明帝,改年號為景興。

新帝登基當天,邊關傳來捷報,大軍已奪回鳳城。

目前士氣大盛,但烏塔和北越增兵了,顯然不死心,情勢依然嚴峻。

邊關戰事未歇,朝廷百廢待興,眼下最缺的便是人才。

明帝登基後,提拔了一批有才幹的青年才俊,填補朝堂上的空缺。

然而,人還是缺的厲害。

溫國公兩朝元老,溫氏樹大根深,謀反一事牽連的人數不勝數。

距離春闈卻還有三個月,趕考的舉子多數已經到了盛京。

明帝當機立斷,一拍龍案:「把春闈提前,就定在二月二。來不及考的九月再加一場。」

「朕就不信,我泱泱大國還能缺了人才。」

科考本來三年一次,加了一場恩科,學子們無不歡欣鼓舞。

這意味著即使二月不中,九月還能再考一次,不用再等三年。

二月二,龍抬頭。

天還未亮,一個少年公子坐在書桌前,一改往日吊兒郎當的坐姿,背挺得筆直。

他提筆蘸墨,在宣紙上寫下四個大字「韜光養晦」。

沉思片刻,他提筆重重的划過,打了個大大的叉,然後扔掉筆站了起來。

「阿松。」他喚書童。

阿松很快進來,睡眼惺忪:「怎麼了公子?」

「給爺收拾東西,爺要去考試。」

阿松眼睛一瞬間睜大,他上下打量了幾遍眼前的人。

見他神色認真不似開玩笑,阿松激動的眼睛都紅了:「欸,好,我這就去給公子收拾。」

他知道,公子等這一天很久了。

時間一到,各地學子帶著十幾年寒窗苦讀的成果,懷著崇高的理想走入了貢院。

考試結束後,試卷當場密封押送入宮,主考官帶領翰林院官員連夜批改。

新帝對此次科考的重視程度有目共睹,因此從考試到閱卷,沒有一個人敢動手腳。

畢竟,刑場台階上的血還沒洗乾淨呢。

連續加班加點批改了三天後,成績出來了。

主考官看著前幾名試卷,尤其是那第一名,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己老眼昏花了。

主考官叫唐鴻鈞,今年已是花甲之年,一生的心血都揮灑在教書育人的沃土上。

說一句桃李滿天下不為過。

他自認對自己每屆的學生不敢說了如指掌,最起碼也是知道的七七八八,尤其是比較出眾的幾個。

咳咳,不管是成績出眾,還是別的方面出眾。

只是,這次科考的結果,還是讓他大吃了一驚。

啊不,是幾驚。

老人家不放心,將幾份試卷讓所有閱卷人挨個檢查了一遍,結果還是一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