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後來沒有把陳紅的所作所為嚷嚷出來,一是因為那會兒她也就十八歲,正是少不更事的年紀,看陳紅哭得可憐,心就軟了;二是聽了陳紅的花言巧語,認定自己的名聲已經毀了,與其鬧大後,還要扯上安山,一不小心,就擔上婚前男女關係複雜的壞名聲,倒不如就糊裡糊塗嫁到楊家,落個清白。
她生性軟弱,尤其是年輕那會兒,更是天真得可憐。被陳紅那麼一說,就信了,雖然還是對她恨的要死,卻也如她所願,沒有把真相說出來。
後來嫁給楊定,先甜後苦,日子最艱難的時候,比起陳紅,她更恨自己,懦弱無知,不會反抗。
不過她聽說,安山始終沒瞧上過陳紅,她嫁給楊定第二年,生下大妮沒多久,安山就被家裡人接回城裡了。
陳紅扛不住農活,眼看著年紀也大了,不好再留,這才找了楊啟,倆人只談了一個月的對象,就擺酒結婚了。婚後,陳紅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只比她的二妮小一歲。
當時陳紅還總在她面前,有意無意地誇耀自己運道好,能生兒子。
她今日才知道,原來陳紅嘴裡的好日子,也不過如此。
張琴手裡縫著衣裳,嘴角上揚,露出一抹譏笑。
老天有眼吶。
——
恢復後的第一屆高考,轟轟烈烈的落幕,據說,全國各地共有幾百萬的人參加,年紀最大的,都有三十好幾了。
知青點有人唉聲嘆氣,抱怨說這些年被農活磨礪得,連字都寫不順暢了,兩個月的臨時抱佛腳,根本抵不上多少用處。但也有人自信滿滿,認為考場上遇到的題目都非常簡單,這次,定能榮耀歸家!
鄉親們倒是沒什麼特別感受,該感嘆,感慨的,在兩個月前剛恢復高考那會兒,都嘆完了。
這會兒將近年關,家家戶戶更多是在籌備過年的東西。
甚至還有個別精打細算的,恨不得知青們趕緊回家,這樣年底分肉,就沒有知青們什麼事兒了,每家每戶還能多分一口。
那位老鄉剛說完這話,就被大家笑著罵了回去。
這麼多年了,誰還不知道誰啊,知青點的哪個知青是傻的?
都精著吶!
就算要走,肯定也等吃完肉再走啊!
年後不久,高考成績就通知下來了,有人歡喜有人愁,但這些都跟張琴沒什麼關係,她依舊關起門來,一心照顧好自己的三個女兒,什麼也不去打聽。
十五這天晚上,張琴剛煮完元宵,用的是楊定今天早上拿來的糯米和豆沙做的。
似乎是從她生下小妮那天開始,他總能帶些好東西回來。大多時候是精細又不常見的糧食,有時是舒適精緻的布料,有時是孩子們的上學用具,比如書包,鉛筆,字帖什麼的。
無一例外的,都是好東西。
但這麼多年,她從來不多問這些東西的來處,他說是哪裡來的,她就信是哪裡來的,哪怕藉口再拙劣,也從無二話。
只要這些東西,是他拿出來給孩子吃,給孩子用的,她就心安理得地照單全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