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娘立即明白:她買的人少了!
這樣大的宅子, 沒有二十個以上的下人照看著,如何打理得過來?
就在陳巧娘頭疼的時候,禹元瑋府中管家帶著一批人來了。
「知道夫人帶著姑娘、公子初來乍到, 對京中很是陌生, 一時間想來也找不到合適的人手。這些都是與咱們相熟多年的人伢子帶出來的,個個手腳勤快,也懂規矩,若夫人看著順眼, 大可留下一用。」
這可真是雪中送炭來了。
陳巧娘高興不已, 連連稱謝, 便挑了一批人出來。
除去聖上賞賜的千兩黃金,他們家在饑荒之前,就攢下了近千兩的家底;鬧了饑荒之後, 由阿茗做主, 將收上來的糧食仍舊以三文一斤的價賣給了鄉親們。
即便她主動給交好的人家降了價, 甚至白送娘家人上千斤,兩年下來, 兩次收成又給家裡添了上千兩的進項;
她全在錢莊裡折成了銀票, 帶進了京。
京城大, 居不易, 沒有錢可不行。
禹管家帶來的人都是簽了死契的,買下來雖然貴, 可往後月錢能省下一大筆來, 她毫不猶豫地買下, 十來個人,花了小三百兩。
隨後又購置了一些衣物、細軟,多是為了兒女買的,她自己倒沒什麼要求。
等一切走上正軌,大約已經花了小一千兩。
手裡剩下大約還有一萬一千兩,按陳巧娘的想法,她想將那一萬兩,七三分了,女兒給七,畢竟女孩子要嫁人,得多添些嫁妝;這座宅子反正是要留給兒子的,再給他分三千兩也就足夠了。
餘下一千兩,她想在京中開個小鋪子,掙些嚼用。
誰知何月茗知道後,對她道:「娘,一萬兩都給姐姐,我不要。只是你這一千兩,要不給我吧,我認識了個人,於生意一道上很有天賦,我想與他合作一番,需要些本錢。」
陳巧娘聽了,也不多問,十分乾脆地拿了一千兩銀票給他。
倒是把何月茗嚇得不輕:「娘,你也不怕我虧本?」
「你這麼聰明都能虧本,那我這生意也不必開始了,我比你可差遠了。」陳巧娘想也不想地說。
母親的『自知之明』真是讓何月茗哭笑不得。
可他到底是收下了這筆錢。
也不負母親重望,僅僅兩年,便將其翻了十倍。
母子三人在京師住下,一開始,除了和禹家人有些往來之外,京城其他勛貴,陳巧娘是不敢攀關係的,她只想關起門來,過好自己的日子。
她與孩子們如今住著舒適的大宅子,不但不用再做活,還有那麼多下人服侍,衣食無憂,日子多美呀?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