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老同志的警衛員年輕,不如老同志沉得住氣,忍不住問:「聽您的意思山上也有東西叫她賣?」

「蘑菇,竹筍,還有一些山貨。鮮的容易捂壞,葉會計叫我們曬乾。我家去年賣了一包地皮菜。」老漁民說起這事就覺著不可思議,「買那個菜的首都市民以前沒見過,買回家覺著好吃,去年年底還特意問食品廠送貨的人,我們這裡還有沒有。跟干木耳一個價。想不到吧?」

老同志早些年跟大部隊南征北戰缺糧少藥的時候在老鄉家裡吃過地皮菜,覺著比木耳味道好:「食品廠還有嗎?我買點。」

「我鄰居家有,前幾天撿的,該曬乾了。我帶你去。」

老同志搖頭:「不行,不行,我還是去食品廠吧。」

「葉會計說了,上面叫我們『包產到戶、自負盈虧』,就是暗示我們可以賣東西。自家的東西不屬於投機倒把,也不屬於挖公家牆角,你怕什麼?」老漁民叫同村人幫他看著羊,就前面帶路。

老同志被說服了,於是就跟他進村。

同行的六人也找不到理由反駁,一臉好笑地跟上去。

老漁民到鄰居家門口就叫鄰居把山貨拿出來,然後又跑回家拿一包山核桃。

七人相視一眼,這架勢宰土豪啊。

老同志不好意思還價,給警衛員使個眼色,警衛員問山核桃怎麼賣,又問曬乾的地皮菜怎麼賣。

老漁民之前說地皮菜跟木耳一個價,等警衛員問的時候他說的是食品廠收購價。老同志心驚——最近幾年沒去過菜市場,但是聽妻子說過木耳多少錢一斤:「太便宜了。」

老漁民就說:「那按照首都的價格,我送你們一把山核桃?」

老同志微微頷首。

鄰居叫七人坐下歇著,她去大隊長家拿秤。

還沒到食品廠收貨的時候,所以村民看到老漁民的鄰居拿秤就問她秤什麼。她說家裡來了幾個島外的找她買山貨。

島民賺錢賺精了,也回家弄一些乾貨去老漁民鄰居家。

老漁民說的一把山核桃是兩隻手捧一捧,足足有半斤重,還要塞老同志兜里,老同志哭笑不得,請他找個布口袋。

老同志又不由得想起多年前在老鄉家借宿,部隊出發的時候老鄉也塞給他許多土特產。不同的是那些土特產老鄉自己不捨得吃,現在是吃不完拿出來賣。

秤地皮菜的時候,秤一斤送二兩。跟老同志同行的六人頭一次遇到這麼大方的生意人,仿佛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也忍不住買點。

一行人從老漁民鄰居家出來雙手都拎著東西,頓時有點不好意思。可是一包東西幾塊錢,還都是好東西,不買又實在太虧。

七人就安慰自己島民種地打魚辛苦,他們買東西也算間接補貼島民。

去島民家耽誤許久,等到岸邊客船早走了,準備回家的漁民見狀就用小船送七人到對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