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掃碼交錢,按老闆要求寫下快遞地址,妹子先完事,好奇地打量陳琮:「你怎麼稱呼?」
陳琮:「027號,陳琮。你呢?」
一天下來「潛移默化」,他也習慣先報號了。
妹子有點赧然,吞吞吐吐:「我沒號……我跟我爸來的,他有號。」
原來是「二代」,沒號也能參會,可以理解,近水樓台先得月嘛。
這妹子也就二十來歲,身量苗條,個子在165左右,穿半長的黑色呢大衣,闊腿牛仔褲加白色板鞋。一頭齊肩發,烏黑泛亮,白皙小巧的瓜子臉,長相舒服秀氣,有一雙笑起來像彎月、不笑時也仿佛有笑意的眼睛。
「我爸是066號,剝皮匠梁世龍。我們家是做珍珠的,我叫梁嬋。」
「剝皮匠」這名號有點生猛,但跟「珍珠」搭在一起,合情合理。
陳琮的心一陣猛跳:「你爸是珍珠剝皮手?」
***
在古代,珍珠一般都是天然產出。外行人會以為,珍珠是蚌生出來的,其實不然。
珍珠的緣起都是意外,簡單點說,一顆沙粒或者細小異物,偶然進了珠蚌的體內出不來,成天在肉里磨著難受,於是珠蚌分泌出一種特殊的物質(珍珠質),去包裹這異物。
年長日久,包了一層又一層,越包越厚,最終成品就是珍珠,如果把珍珠一剖兩半,用顯微鏡觀察,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同心環層狀」結構。
由於珍珠的摩氏硬度較低,容易磕碰磨損,一顆亮圓的珠子哪怕只蹭破一丁點,也與「完品」無緣,珍珠剝皮手由此應運而生:他們技藝精湛,可以用特殊的工具,如同給水果剝皮,把珍珠有瑕疵的那一層給剝去,讓珠子重歸完美。
珍珠顆粒一般都不大,給這么小的玩意兒剝皮,難度可想而知,而且現代人尚且要藉助顯微鏡才能看清珠層結構,古人只憑肉眼,是如何把握下刀分寸的呢?
所以很多人認為,「珍珠剝皮手」只是傳說,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人石會」里居然有珍珠剝皮手,牛掰大發了,陳琮甚至覺得,這趟跑阿喀察,哪怕打聽不著陳天海,能見識一下剝皮手,也算值了。
梁嬋驕傲地點了點頭:「我爸說這手藝可稀罕了,全世界都找不到幾個人會。」
邊上的老闆終於沒忍住,憤憤發表意見:「給豬剝皮哪裡稀罕了,光我就認識好幾個熟手。還有,誰剝的不是真豬……」
***
陳琮和梁嬋挺有默契,在店內都憋住了,出了門才一通爆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