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肉骨樊籠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煤精鏡的細節、特性以及操作手法,都詳細地記錄在一卷羊皮卷上。

後來,米芾創立「人石會」的那個時代,不敢說「全民玩石」,至少也是一時風潮:朝野上下都在宣揚石頭是多麼的神奇——想想看吧,連徽宗皇帝都相信「石中蓄有蟠龍之力,長期相對相處,有助於得道飛升」。

所謂「飛升」,不就是脫卻皮囊、脫此樊籠麼?

皇帝帶頭,一時間,各種各樣的民間「養石」、「修煉」手法層出不窮。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新一代的通天巫持一面煤精鏡,加入了「人石會」,還帶來了一套頗為新穎的養石之說。

這一說法很快得到「人石會」諸人的追捧:人人都求煤精鏡看石、找石,繼而抱著「飛升」的念頭美滋滋養石。

依陳天海的想法,那位通天巫,很可能還包括他身後的部落,是侵入以及借殼「人石會」的主要力量——原本的「人石會」,只是文人雅客賞玩石頭的群體,但因著米芾的名聲,有名人效應——他們看中了這一點,要把整個協會換湯換藥、收為己用。

他們顯然有一套周密的計劃,在一系列的布置和運作下:「人石會」迅速增員,「人石配對」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為大規模養石乃至後續的「共石」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由此可見,煤精鏡跟魘神是對立的,用陳天海的話來說「是我們這頭的」。

同時,為了勝算更大,通天巫也在加緊尋找另外那幾塊五色石:立場且不去管它,能爭取到一個是一個,屆時多對一,魘神再能耐,也無力回天。

最先找到的,就是女媧石(女媧書)。不過找到的是厚重的石胚,也就是說,這一塊還沒「養熟」。

天生地養,講究瓜熟蒂落,暴力拆解總歸少了那麼點意思。於是先以鎮匣石的名義收藏,低調地藏石於石。

總之,開局形勢一片大好,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誰也沒想到,就在這時候,通天巫橫死,煤精鏡失蹤了。

純粹是意外,畢竟時代的大背景擺在那兒:北宋末年,靖康之變,處處兵連禍結,通天巫在帶隊尋找下一塊五色石的途中遭逢亂兵,全員覆沒,煤精鏡也隨之下落不明。

煤精鏡的缺失對「人石會」來說,打擊可謂巨大。不過前期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借殼」借得差不多了,氣數已成。

時局變動、改朝換代,對「人石會」毫無影響。

通天巫的心腹之人繼續忠實地執行著計劃,這計劃綿延,不止一兩代。但沒關係,時間不是問題,人會死,石頭不會,石頭會傳下去,石胎只要有人溫養,就不會休眠。

——他們完善理論也完善各項儀式、規章、制度,把「人石會」包裝得神秘誘人,又以「生意互惠」為餌,廣聚行業精英。畢竟沒了煤精鏡,無法精準配對,自然得儘量高效地圈劃範圍:五色石最可能出現在哪?當然是採石、售石、賞石的這批人手上。

——他們根據通天巫留下的線索,一再排查,終於確認了魘山的所在。沒錯,魘神的這一塊,就在魘山。緊接著,又以「清修」、「隱居」為藉口,從當地的部落手中,租買下了這一帶。<="<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