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北南本意就是想教出個能管帳目的,帶到城裡頭趁著年紀小,長些見識,將來家裡頭有了旁的產業,也能有人可用。
但除卻鐵男,大初和二三還王老漢,三個都是做活兒的壯力,得守著田地。
蕭媽媽要管著灶,與一家子的人燒飯。
田墾就更不可能離開莊子了,他如今肥是弄得愈發好,還在做藥水除害蟲,也初見成效。
別說他自個兒離開不得田地,他們也不想教有長處的人去施展不了拳腳的地方去。
他便與祁北南商量了一番,人手不夠就只能去賃和買。
如今兩年風調雨順,這賃人口買人口的價都翻了翻,買人口價格已然漲到了二十幾貫。
天下太平,日子過得好,人口便金貴值錢,災荒年間人活不起了才不值錢。
不過這是好事情,誰都想天時好,日子光景好。
才置了宅子花用了大錢,如若再花幾十貫錢去買人口,手上難免緊湊。
最後還是決定去賃兩個長工家來。
蕭元寶前去賃了一男一女,男子喚做趙五哥,二十餘歲的青壯男子,婦人喚做劉媽媽,三十餘了。
趙五哥看家護院都成,還會趕車,略識得幾個字;劉媽媽擅做灑掃漿洗,飯也是燒得來的。
兩人是頭回賃身出來,經驗不高,要得價在市場上是賤的那一成。
蕭元寶先各自賃了三年,費了十貫錢。
除卻賃錢,每月還是照例要給月錢。
蕭元寶打聽了一番市價,什嚒雜事都做的壯力男子,一個月最少要給六十個錢;婦人媽媽五十五個錢。
上不封頂,看各家情況來給。
一般來說商戶人家會給得更高些,官紳人家低些,視財力而定。
即便如此,牙行上賃身的人還是更樂意去官紳家做事,面上會更有光些不說,也能受到一定的照拂。
且結實下人脈,又在官紳家待過,往後會更好尋人家做事。
蕭元寶算著,雖賃身錢就今年的市價來說不高,可與他們旱災那年買的人口也要高太多了。
且城裡頭當真花銷嚇人,光是發月錢價格就比他們村里高了許多。
說來一個月才給幾十個錢,外頭聘人做活兒一日的工錢就要幾十個錢了。
可帳不能這般算,外頭請工是短工,今朝有活兒不保證明日也能有活兒,且下的是苦力重活兒,一日下來累得半死,許多僱主是不管飯食的。
即便是良善些的僱主,也至多是管午間一頓,四個饅頭。
但賃身出來,一日三頓主家都包圓兒了不說,住處也有,春夏各有一套衣裳。
逢年過節有賞,差事兒做得好有賞,家裡有喜事也有賞。
總之,會盤算能伺候人的便會尋賃身這條路子。
辦完一堆雜七雜八的事情後,七月二十一一日,一家子便搬進了新宅子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