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式書院在古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一會兒,黎驚雪從隔壁出來,張小花喊住了黎驚雪。

「黎哥哥,你昨天說的新學堂在哪裡啊?」張小花問道,眼裡的期待不言而喻。

黎驚雪一愣,淡笑著回答了張小花的問題,並讓她明天早上來巷子口找他,他讓人帶去新學堂。

如今定江縣遭遇洪水災患,縣衙的新學堂早已停止講學,黎驚雪所說的地方是臨時安置區中專門設置給孤兒居住的區域。

這些孤兒全是這次水災中失去父母,失去親人的孩子和一些孤寡老人,是安置區中的慈幼院。

林槐夏專門撥了幾個學子和輪流替換的蒙童在慈幼院中,照看孤兒和老人,平日裡負責一日三餐和日常的活動。

張小花得了準確的信兒,滿心歡喜地在原地蹦躂。

黎驚雪輕笑一聲,他貌似攬了一件麻煩事,但是他很高興,等下就去找小胡先生,讓她明天找個師弟,不,還是找個師妹過來帶人。

青山書院的女學子比之男學子要少上幾分,可這也不耽誤,女學子們在這次水災中的精彩表現。

齊華月就是其中一個,在水災初期,她就自發地參與到了水災自救宣傳當中,和小分隊的同窗們在縣城和附近的村鎮一次次不遺餘力地走街串巷,向百姓科普遇到水災應如何應對,又要怎麼提前準備必要的包袱物品。

待到林清和等人的搜救行動有了成果,向縣城運送來一批又一批的受災百姓,她們聽從林槐夏的調動,選擇了合適的地區作為災民的臨時安置區,親手規劃這片未開發的地方,並結合了賑災的錢糧,向林槐夏提出以工代賑的想法,讓災民們有事可做,有錢可拿,有飯可吃。

因此,齊華月對臨時安置區異常熟悉,因為這裡都是她們青山學子,衙役和受災百姓們親手打造而就。

隨著臨時安置區地域的擴大,青山學子們固定好了自己分別在臨時安置區中的負責範圍,齊華月就跟著小胡先生在慈幼院安扎,同時還有齊華月小分隊的同窗,和流動的蒙童。

齊華月就被小胡先生通知要去黎驚雪管理的巷子去接人,理由也很充分,是個一心向學的孩子,此種情境下難得可貴。

「黎師兄好,我代青青慈幼院來驚雪巷接人。」齊華月說的時候,臉上表情很是羞恥,天哪,怎麼會有人把自己的名字作為巷子的名字來命名的,不會覺得尷尬嗎?

齊華月替人尷尬的毛病又犯了,腳趾摳地,她覺得還不如她的青青慈幼院好聽,簡單又有深度。

青青代表著隨地可見的綠色野草,在哪裡都可以生長得很好,堅韌不拔,拼命汲取營養向上生長,絕不放棄一切希望。而青色又表達著欣欣向榮的春天。

這不比簡單粗暴的驚雪巷好多了。

「嗯,這是齊華月,你喊她齊師姐就行了,小花。」黎驚雪假裝看不見齊華月尬尷的表情,對著張小花介紹齊華月,「她也是青山學子的一員,你跟她走就行,晚上會送你回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