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一切事情眼花繚亂地過去,時間涌動,眨眼間,定江縣已然成為了臨川府大有名氣的縣城,聞名於大光。
無論是昂貴的琉璃製品、稀有的透光無色玻璃、大量廉價的肥皂出品、誘惑人心的美食、各種實用先進的農具,新奇的縣報學子報以及定江縣出眾的教育制度。
無一不令人嚮往,以至於,來到定江縣的百姓更加多了,為了孩子,為了討生活,定江縣於是變得更加繁華,有了府城的景象。
青山書院從今年起,便把青山職業技術學院獨立分離,主要教導廚藝、織布、木工,建造房子等實用性極高,出師就能做,能養活自己的職業。
也是今年起,青山書院的蒙學院上升為秀才院時,可以自主選擇除了科舉外的任何專修科目進行深入學習,還有選修的科目以及每年都會有的實踐活動。
青山書院的教育制度無疑是成功的,這也擠壓了定江縣其他書院私塾的生存空間,招生成了一個大難題。
秋宜年游承安等人憑藉著豐富的實踐活動,深入百姓之中,更有著主導修路、規划水渠,實地採訪-民間等實際的經驗支撐,春闈秋闈的成績極好,秋宜年甚至在當年獲得了解元會元的名頭。
剩下的青山學子極少落榜,幾乎大部分都進入到了殿試這一步,殿試一般出的都是時政策問居多,而從青山書院出來的學子,他們的強項就是策問,簡簡單單的一道有關於農業的策問,他們都能答出個一二四五六出來。
又有哪一家書院會和官府深入合作到如此深的境地,不僅讓學子在書院中的空地耕種,更是讓官府發布了相關的種植政策,鼓勵百姓種植新的作物,由有實際耕種經驗的青山學子們作為指導,讓百姓順利種植新型作物,通過田地賺取更多的銀子。
青山學子的出色表現令本就十分關注青山書院的皇帝,十分高興,人人基本都言之有物,不同於上一年被世家大族硬塞進來的紈絝草包子弟,有了最新一批進士的加入,皇帝想,六部的壓力也許會大大緩解。
皇帝一個高興,本想著點了青山書院的學子全部作為前三甲,但,仔細想想還是算了,若是真這麼做了,青山書院一定會引起世家們的注意以及朝中官員黨政的有心打壓。
於是,秋宜年等人的名次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殿試結果出來,一塊統統被打包去了翰林院,有門路的官員早早等著青山書院這一批新鮮出爐的學子,沒過幾天,青山書院的學子就被六部的官員搶了個一乾二淨。
除了前三甲,六部較為感興趣借調了之外,剩餘的進士,要麼是家裡有門路,有背景不著急,要麼是早就被相熟的官員撿走,要麼是留在翰林院做著編撰書寫摘抄古籍的工作。
翰林院也是第一年被如此大規模借調了許多的進士,還不是狀元之流的人物。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