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詭計多端的她參加戀綜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尤其是那個大家閨秀,演這部戲的時候,最多不會超過19歲,對手戲卻已經有那麼強的張力。

第一幕的浴桶戲更像是一個引子,用來交代兩個人的身份,背景和地位的懸殊。

單單憑藉著幾句台詞和對話,就可以知道,一個是大戶人家的小姐,一個是用錢招來的名妓。

並且做著突破人們想像的事。

故事的脈絡很簡單,一個不諳世事的富家千金對一個不幸流落風塵的女人由最初的同情變為好奇,最終化為深深的迷戀。

不光迷戀那顆心靈,也同樣迷戀那個人所帶來的歡愉。

所以影片的大部分時間,兩個人不是在水裡就是在寢榻上,只有少部分的鏡頭,是學生氣的女主角穿著民國樣式的女生校服,踩著精緻的黑色皮鞋,走在石板路上,背著黑色的挎包,路過白天大門緊閉的天香樓,抬頭望上一眼。

只是,演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是個悲劇。

那個年輕稚嫩的少女躺在一張紅色床榻上,無比艷麗。

所有發生的一切不知是她的夢,還是曾經真實有過的回憶,唯一可以通過蛛絲馬跡推斷出的是,她愛的人早就已經不在了,而且是被一群人活活燒死,但她依然懷念著那個人的香氣,每晚做著關於她的夢。

這也就解釋為什麼電影第一幕開場有種蒙太奇的不真實感。

甚至全片看完,都無法完全分清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夢裡發生的,若是所有的那些歡愉與美好都是在夢中才存在,那該多令人哀傷。

所以很多影評中,都希望至少不全部是一場夢境,甚至很多人拿著放大鏡分析布景和光影,論證為什麼這些鏡頭所演的一定是真實發生過的。

片尾曲都已經結束很久,夏茉竹還沉浸在電影裡走不出來。

或許是夏茉竹的反射弧有點長,在電影中途,她都沒有掉一滴眼淚。

但此刻回想起電影中間的一個片段,心口都絞著痛。

——兩個人在街上相遇,一個人周圍環繞著想巴結她的年輕同學,一個在酒樓門口送走大腹便便的中年客人,兩個人目光交匯,誰都沒有和誰打一聲招呼,就好像彼此從不認識,只是兩個世界的人。

什麼《在陽光下》,根本就不在陽光下。

為什麼那兩個人不能在陽光下相擁,只能在沒有陽光的房間裡,才能互相依偎纏綿。

甚至直到電影結束,也沒有任何一幕是她們彼此訴說愛意。

就像是兩個人心中不得不藏著一個永遠說不出口的秘密,只能將這個秘密帶進墳墓里。

夏茉竹用手背擦擦眼角的水痕,說:「如果我喜歡上一個人,我一定不要這樣。」

蘇沁問:「哪樣?」

夏茉竹轉頭看著蘇沁,很認真地說:「要是我喜歡一個人,肯定天天追著人家說我喜歡你,還要讓全世界都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