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節目錄製是在山裡,會比山下溫度更低一些, 嘉賓們基本上都穿著保暖防水耐磨的衝鋒衣和便於在山地里行走的登山鞋。
馮瀟跟著傑娜穿梭在山林里。
傑娜的目的地是營地附近的一條小溪,那是他們在山上生活用水的來源。
馮瀟跟過來是為了幫助傑娜擔水。
以傑娜的熱情倒不至於請(看起來)細胳膊細腿的馮瀟幫她做家務, 不過馮瀟過意不去。早上傑娜給了她一份馴鹿奶用來做列巴, 這算是友情交換?
按照高朗的安排, 幾位嘉賓各自開始跟進了解敖魯古雅這支僅剩的還在飼養馴鹿的即將消逝的鄂溫克人使鹿文化。馮瀟自然承接的是飲食文化的部分。她也便從看得見摸得著的一日三餐開始, 有什麼比直接復刻鄂溫克人的真實日常餐飲來得深刻呢。
早上傑娜一家吃的列巴和香腸,香腸做起來麻煩,再說馮瀟手上沒有暫時還沒有肉類物資, 也就列巴容易些。她向主要負責做飯的傑娜請教他們列巴的做法。反正有金雀山這個贊助商在,麵粉是怎麼也不會缺的。
傑娜聽後哈哈大笑, 說這還用學?列巴不就是和和面, 發酵一下,再烤一烤?
聽起來粗暴得很, 沒有任何技巧。大概這也是長期在荒野里生存的一種智慧吧,粗礦簡陋然而方便實用。不像節目組,不過在這裡呆幾天露營而已,恨不得什麼傢伙事都帶上。
笑過之後, 傑娜又仔細講她自己以及她小時候見過媽媽、外婆做列巴的一些事情。
馮瀟聽下來,覺得鄂溫克的列巴奧義就是「不講究」。要是講究了 、精緻了就不是那個味兒了。
他們做麵包也不會特意找高筋麵粉, 而是逮著什麼就用什麼,也有揉面機這種高級工具充分揉面揉出韌性勁道,隨便揉揉麵團光滑了就行。麵團發酵一般用上一次做麵包時特意剩下來干制的生麵團, 算是自製酵母。
要是說獨特配方, 也就是鄂溫克人獨有的馴鹿奶。他們和面不用水, 用馴鹿奶。
只這一樣便抵得過其他百樣了。
馮瀟找傑娜要了一些馴鹿奶來和面,那奶剛從母鹿的身上擠下來,還是溫熱的,剛好用來化開酵母——馮瀟沒敢用傑娜自製生麵團發酵物,要是在末世也就罷了,有吃的什麼都顧不上。但她好不容易得來安穩一世,惜命得很。自製的酵頭菌群不穩定,說不準就混入什麼致命物種。她用的酵母是和節目組賒的。
揉面是個體力活兒,陳德嘉自動接手,馮瀟也沒有客氣。他自己揉得挺開心,把麵團像橡皮泥一樣甩來打去。
陳德嘉本來和索拉爾負責鄂溫克藝術文化挖掘得部分,他倆計劃著先了解有沒有山歌民歌什麼的,只是據說這裡最會唱歌的是柳山的姑姑拉雅。然而這位老太太吃過早飯,就著一盅酒曬了一會兒太陽就微醺著進帳篷睡回籠覺。他們兩個大男人也不好去打攪,也就空下來,四處搭把手。
但其實能做的活兒也不多。
索拉爾作為新人,幹勁兒十足,大概也是閒不下來的性格。他和陳德嘉同一個帳篷,一晚上下來已經和室友混熟,再加上兩人都是搞音樂的,自然而然兩人基本上行動軌跡都綁定在了一起。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