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俞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他來想要和母親商量的事情,沒成想還被母親擔憂了一下用沒用早膳。
等問柳拿了一籠屜燒煤進來,澄俞先是吃了東西,才緩緩說出了自己今日來的目的,那就是要不要把明州已經摸索出了些種植經驗的高產作物送入京。
這些作物已經在明州種植了不止一輪了,吳王府內經常出現的薯條、土豆泥、烤紅薯甚至是爆米花等小吃就是一個佐證。
「你是因著最近時氣不大好的原因,擔心今秋京內的糧食收得不夠麼」,林慕月聽完兒子說話,也是隱約猜到了是怎麼回事。
朝廷裡面的問題算是一個接著一個出現,皇帝好不容易把北邊的事兒理順暢了,軍中的人也眼見著也是漸漸脫離了朱家的烙印。
可是之前皇帝輕輕放下了李家人在海上衙門搞出來的事情,一時間海商衙門裡面關係戶數不勝數。
左一個宗親,又一個大長公主的孫兒,再加上裴閣老也是私底下塞了些人進去,把海商衙門從弟弟封地裡面挪出來之後,興和帝就發現這個衙門也不復之前父皇還在世時的興盛了。
反而是弟弟那裡總還是有良港在,所以雖然朝廷的衙門被裁撤,吳王府坐莊組出來的海商會倒是也經營得風生水起。
海商衙門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經營,朝廷里收到的銀子也因此漸漸減少了許多,所以大家依舊還是把目光放回到了傳統的糧鹽鐵等物上去。
今歲各地陸陸續續報到京城中的受災消息又是雪花一樣飛入了京城,澄俞思索著這個時候都已經是這麼多消息被送到京內,那麼秋日裡想必也是極為艱難的。
林慕月覺得澄佑也是倒霉,南方的河道都是徐瑞卿在世時修過一次的,河水改道總也有個規律和時間。
但是今年春日裡的雨確實也是邪門,而各地江河也碰巧接連改道,水患就已經是讓京中的許多人忙得焦頭爛額,入了夏之後北方接連的乾旱更是給京城的君臣們又出了道難題。
澄俞也是覺得皇兄真的是走了背字,不過他也知道其實這些情況也只是給京城裡面出了難題罷了。
自己父皇積攢下來多少家底兒,現在的興和帝清楚,作為吳王的澄俞更是清楚,但是他看著京城內關於災情的各種動作,也知道皇兄並不願意把這些錢用在救濟百姓上。
「我估摸著京內應該是沒什麼太大的救災動作,今年這些災民明年的生計就是個問題」,澄俞說道。
受災之後又可能有疫病產生,受了災的普通莊戶人家也是難以再拿出積蓄來準備來年的耕種。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