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王被噎了一下,他是沒想到安王會在這個時候挑自己的毛病,於是也只能訕訕地賠了笑解釋了幾句然後才又轉向了皇帝。
徐澄俞饒有興致地看著嵩王做戲,聽他說完了也不開口,直接把人晾在了原地。
不過嵩王都要向皇帝發難了,他自然也不會一點準備都沒有,見皇帝不理會自己雖有些難受有點兒接不下去,但是還是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思路又悄悄地給提前聯繫好的人使了眼色。
秦檜還有仨朋友,嵩王也是拉了幾位宗室和勛貴為自己助拳,能和嵩王臭味相投的雖也不是什么正經人也沒什麼本事,但是唯有一點就是豁得出去臉皮夠厚。
徐澄俞看著幾個人唱念做打像是戲班子演戲一樣,心裡也覺得還算有點意思沒叫他一點樂子都看不到。
林慕月也興致盎然地瞧著嵩王表演,不過她覺得下面的人是真的不了解自己這個黑芝麻餡兒的兒子,覺得能以什麼名聲來逼迫皇帝低頭。
徐澄俞的性子並不計較什麼名聲不名聲的,若是一個人有些才幹能做出些成績來,縱使是這人犯了錯或者是有些毛病,他是很願意給這人一個機會叫他日後能認真工作創造價值的。
若是一個人沒什麼本事但是為人不錯,像是宗室里現在歸順了皇帝的幾位王爺,徐澄俞也願意給他們些保障,叫他們摻和進海商的事兒裡面,日後有正經營生可做也可養活王府上下。
若是如嵩王等什麼都不行的人,徐澄俞是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也要處置了他們的,更何況裁撤宗室削藩本就是幾代皇帝都想做的事兒,他這件事辦完了也算是不負父祖遺願。
林慕月其實也贊同兒子這個想法,說是什麼裁撤宗室待遇太過會讓皇帝聖明有損,但是說白了這對皇帝的評價其實也並非是出自百姓。
所謂對皇帝如何的評價,其實一直也是掌握在讀書人手裡面的,如今百姓們識得字的有幾個,尤其是占據了絕大多數人口的普通農人,他們每日所想的不過是賦稅輕一些、田地里多些產出家裡吃飽了之後能多吃幾頓肉。
徐澄俞登基之後施行新政又新建水利、輕徭薄賦減輕農戶們的負擔,這兩年推行下去的海外糧種的種植也初見成效,若是真的看民間聲望那其實是不知有多少戶都想要如今的天子真的千歲萬年地坐在皇位上。
嵩王能想到的果然也就是那一套,要不然就是翻來覆去地講自家是開國就分封的藩王,皇帝應該遵從先祖定下的規矩不應輕易改變祖宗之法。
要不然就是助拳的幾人涕泗橫流地哭王爺在封地時是如何施政以德,本地百姓都感念王爺恩德並且習慣了如此賢王統領,不應該輕易變動傷了百姓們的心。
安王這個時候看看皇帝,他直接在席間嘲諷道:「你治下的百姓之前逃難都有逃到我這裡來的了,何談百姓生息安定、海晏河清。」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