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男性貴族興致勃勃地想要試圖讓公主殿下注意到自己,女性貴族則是不斷搜集有關這位公主的一切穿著打扮和妝容的信息,一股東方熱潮再次席捲了整個大陸。
「這些人究竟有沒有意識到殿下已然與臣成婚,是有夫之婦,而且這些人未免太過於不尊重殿下了」,林景修這麼多年隨船出海又有做使臣的經歷,所以他對西洋的文字如今自然也是熟悉的。
此時林景修正捏著一份小報暗暗運氣,對著熙柔長公主又稱呼起了殿下自己則自稱為臣。
熙柔倒是看不懂那張小報,但是她對著這本小冊子也挺好奇的,「這裡的人居然還把這些事情以冊留存,本地的朝廷不管麼?」
看著駙馬的表情,熙柔就知道這些小冊子裡面寫的東西應該不是什麼政務要聞,她也知道大鄭有邸報,但是那裡面的內容都是給各地官員們看的,還有一些其他私人的報紙存在也都是為了科考,而且若是嚴格查起來,其實這些小報都是不合朝廷法度的。
林景修看看妻子,他知道的倒是多一些,「這些小報都是私人經營的,其實陛下也覺得除開邸報,朝廷也可以試著發行一些其他類型的報紙,也算是個改異民風的手段。」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因為高產作物的推廣和種植手段和工具的改進,大鄭上下如今各地百姓的日子都漸漸好起來了,雖還有旱災水災的發生但也再無「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的悲劇產生了。
有一種說法,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條件之一,就是糧食的供給可以使一部分以農業為生的人口脫離土地進城轉化為城鎮人口。
雖然現在大鄭還沒有人知道什麼工業社會、農業社會之類的分別,但是也有官員發現了各地城鎮規模都有所擴大、人口有所增加。
新的社會也需要新的規則,就算是徐澄俞沒注意到這一點,林慕月眼見著兒子的政策下世風漸開也不會讓歷史開倒車不是。
「你說李太后娘娘、姑母和皇后娘娘也在籌備一份報紙」,林景修對著後宮的事情倒是沒有妻子消息靈通。
熙柔點點頭,「母后也被林母后拉著一起了,我也是在母后那裡聽到的,她們說現在女子為官不容易,也要辦一份自己的報紙給寶釵姐姐她們搖旗吶喊呢。」
朝堂和民間一樣,對於女子拋頭露面和入朝為官也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家覺得如此女兒也能頂立門楣是一件好事,有些人家則是覺得有悖於禮教十分反對。
針對這樣的情況,讓時光沖淡這一切讓眾人習以為常是一個法子,引導輿論讓眾人接受新的想法是另一個。
熙柔見丈夫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她有些遺憾地說,「本來想帶你去城中逛逛,但是這樣的情況下你我是不是太顯眼了些。」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