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說,朝堂上頓時人人側目,你御史台總共才多少御史,三年各省都有一次鄉試,除了西南那邊因為地方偏遠,改土歸流也沒能完成,讀書人數量少,以至於好幾個省放在一塊鄉試一樣,其他地方若是每一處都要派出一個監察御史,還要在此期間保證御史台的正常運轉,那麼,御史台這個衙門可就要膨脹一大圈了。
哪怕御史台是文官的自留地,可文官之間,也是有利益糾葛的,你們編制增加了,是不是管的地方也得增加,現在監察鄉試,以後是不是還要監察各地的院試?另外就是,御史出外差,那是要花錢的,這筆錢誰出?反正戶部是不想平白增加這筆支出的。
另外,武勛這邊一開始的設想,無非就是讓武勛在科舉監察這個環節摻和一手,比如說,以後科舉考試的時候,不用那些胥吏,而用地方上的駐軍,也能給下頭人謀一些好處。結果如今御史台居然想要摘桃子,頓時也激動起來。你們文官本來如今官職已經夠多了,居然還想要擴編,是不是以後監軍也得叫你們摻和一手?
因此,立馬又有人跳出來,拿著文官鼓吹的什麼「親親相隱」做靶子,表示,一直以來,官官相護最嚴重的就是文官,御史也是文官,他們難道就不能被收買嗎?在遇到同僚犯錯的時候,他們會不會睜隻眼閉隻眼?
林如海如今就很尷尬,他如今也在御史台,做著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他的出身也有些尷尬,原本作為如同隆安侯府一樣的文勛,林家在文官圈子裡還是吃得開的。結果林如海因為家族無人,父親早逝,缺少助力的情況下,娶了賈敏為妻,在文官們看來,其實就是背叛了所在的階級。
他之前好不容易走通了門路,進了御史台,打算按照正統的科舉文人的路子走一遍宦途,好讓林家重新融入到文官這個團體之中,結果這次的事情一出,林如海又開始兩邊不是人了。
這會兒身邊的同僚都在賣力地衝鋒,林如海卻是進退兩難,也虧得他官微職小,要不是這會兒是大朝會,他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因此,只得躲在角落裡,心中暗暗埋怨,自己的岳家真的是不夠意思,你們勛貴想要搞事,就不能提前跟我通個氣嗎?還當不當我是女婿了!
林如海壓根沒想到,賈家根本不知道朝堂上會有這回事。賈赦和賈政都沒多少政治敏感性,哪怕張氏每每催促賈赦多看邸報,但是之前那場舞弊案根本沒有塵埃落定,以至於邸報上只是略微提了幾筆,外頭鬧得沸沸揚揚,賈家卻只當個樂子在看,壓根沒想到這事居然已經成了文武相爭的導火索。
他們自個都是一頭霧水呢,怎麼可能跟林如海通氣。
瞧著朝堂上亂成一團,甚至都要開始上演全武行了,聖上卻絲毫沒有干涉的意思,他老神在在地坐在龍椅上,冷眼看著下頭原本衣冠楚楚的文武官員們這會兒擼起袖子,唾沫四濺,有幾個武將直接脫了靴子,就往文官那邊丟了過去。文官那邊也沒好到哪兒去,別看他們口口聲聲「君子動口不動手」,到了這個時候,也一個個抄起笏板,加入到了這場群毆之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