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筠想說什麼,但又閉上了嘴。
幾人疑惑地看著他,不解其意。
「我說錯了你們又要笑我。」徐雪筠還沒有忘記剛才的事情。
朱元璋嘖了一聲。
還挺記仇。
但他對這個問題本就十分想要知道答案,因為他一直在尋找皮毛的替代品,所以站起身來,一本正經的給徐雪筠行了個拱手禮:「是咱錯了,咱剛才嗓門太大了,現在給您賠個不是,您大人有大量,就原諒咱吧。」
但天可憐見的,誰笑她了,這不誹謗嗎。
不過現在可沒人敢反駁徐雪筠的話,都等著她給答疑解惑呢。
他一本正經行的禮看在徐雪筠的眼裡卻是他故意開玩笑,哼了一聲,也沒揪著不放,揉了揉肚子,想著要從哪談起:「要說棉花的推廣,得和兩個人有關。」
「第一個是宋朝末年的黃道婆,第二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被眾人行注目禮的朱元璋:「???」
這裡面還有他的事?
*
徐雪筠對正經的歷史知道的不詳盡,也就知道些自己感興趣的,比如自己喜歡的吃食是什麼時候推廣的,冰嬉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但這個很少有人知道的棉花的歷史她還真的清楚,因為她小的時候家裡曾經考慮過自己承包棉花基地,控制成本,只不過後來又放棄了。
但當時跟著家長東跑西跑的她卻也知道了不少東西。
「在宋朝以前,中國土地上所說的棉幾乎都是木棉,那種棉並不適合紡織,所以棉布也就只有在進貢的時候會出現。」
「我們現在所種植的棉花是從印度和阿拉伯傳過來的。」徐雪筠說著說著還感嘆一聲,「這兩個地方的好東西還真不少,好多吃的穿的都是從那傳過來的。」
幾人默默的把印度和阿拉伯這兩個名字給記住,繼續聽徐雪筠的講解。
「宋朝,棉花幾乎是同時從海陸兩個方向傳了過來,不過一開始是作為觀賞花卉種植的,我也忘了過了多久了,反正是過了很久才有人發現它可以用來紡布,於是在南方沿海一帶開始有人進行紡織。」
「黃道婆就是其中的一員,但她卻不是為了自己紡織,她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十二三歲就被賣去當了童養媳,不僅白天要下地幹活,晚上還要紡布到深夜。」徐雪筠在幼時看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就為她惋惜過,現在再讀來還是替她難過,「要是現代她這麼勤勞,不說發大財也一定能過上很好的生活。」
但她沒有,她還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
「後來黃道婆遭受公婆、丈夫又一頓毒打後,被關在柴房裡,不准吃飯和睡覺,她終於下定決心,逃離這裡。」幾人猜測,應該就是這次逃離,才讓黃道婆成為了推廣棉花的兩位重要人物之一。
果然,徐雪筠下一句便說道:「也是這次逃離,讓她碰到了善良熱情的黎族人民。」
當時黃道婆躲在漁船上,隨船到了海南,在宋朝末年,人們對女性的欺壓已經十分嚴重,一個孤身前來的女性在哪裡的日子都不會好過,可黎族人民卻十分同情黃道婆的遭遇,接納了她,並且還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她紡織技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