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弦之的眼裡透出了幾分笑意,只是想到景大姑的事情,他有眼裡就有了幾分冷意,他決定在他回帝都之前解決掉這件事情。
要解決這件事情就需要弄明白景大姑想把景燕歸塞給誰,又有什麼樣的計劃。
這事別人要查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對方弦之而言卻不難,景燕歸忙著製藥的這幾天,這件事情他也查出了個大概有眉目。
九月一號,學校正式開學,景燕歸的第一批藥制好了,方弦之帶著她去慶安堂送藥。
因為藥的數量有點多,景燕歸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制好,所以這一批她先送兩千瓶過去,再順便從慶安堂抱個大陶鍋回來。
景燕歸之所以再去慶安堂拿鍋是之前的那個不夠用,按那速度,這一萬瓶的藥她得制上一個月,多一口鍋時間能縮減一半。
她也托蘇柏青幫她定幾口大陶鍋,只是那種鍋現在用的人很好,都是特製的,做起來也需要時間,所以只能暫時先從慶安堂里借。
景燕歸和方弦之把藥搬上車之後,隔壁就有鄰居過來問:「燕歸,這是又往城裡送貨嗎?」
景燕歸笑著點頭:「是啊,您有什麼東西讓我捎回來的嗎?」
銀山村距市里路途不算近,走路過頗為費力,以前景燕歸每次進城的時候總有村民讓她捎點東西回來,她只要時間來得及,都會幫著捎帶。
那鄰居笑著讓她給帶幾個飯碗回來,她笑著答應了過來,都不用問帶什麼花色,因為市面上賣的碗就那兩種,一種白底藍花,一種花底紅花,藍花的是菜碗,紅花的是飯碗。
那鄰居說完,旁邊又有幾個鄰居聽到動靜後也過來找她帶東西,都是日常的小物件,她一一應了下來。
等這邊說好了,方弦之也把藥往車上裝了個七七八八,臨出發時,楊晚秀和往常一樣讓她路上小心一些,景小姑則給她和方弦之一人塞了幾個家裡剛做的南瓜餅。
車上裝的東西有點多,又都是玻璃瓶,這年頭的路也比不得二十年後的柏油路,都是石子路,有點顛,所以方弦之開得很慢。
因為開得慢,路上又遇到很多村民,村民們都相互認識,互相打了個招呼。
等到方弦之把車開出銀山村的時候,幾乎全村的人都知道今天景燕歸又進城送藥了。
景燕歸往城裡送藥到底賺了多少錢他們是不知道的,但是楊晚秀最近隔三差五的就會去割塊肉吃的事情卻是全村皆知的事,面上不說什麼,背地裡說酸話的人卻不少。
對於這些景燕歸也知道,但是並沒有太放在心上,住在村里就是這樣,誰家有一點事不用多大的功夫就會傳得人盡皆知。
她之前想搬進城裡住,這樣製藥送藥也更加方便,只是景中意和楊晚秀在銀山村生活了一輩子,對土地又有著極大的熱情,不太願意進城,於是她搬進城的事情只能暫時放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