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燕歸的八零年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3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不是要幫她,而是看中了她的醫術,覺得以她的醫術來開醫院,絕對的一本萬利。

景燕歸也知道以他的人脈和資源,想要把醫院開起來真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她想了想後說:「我每年來港城的時間有限……」

「一年能來一個月左右就行。」老先生笑眯眯地說。

她一年能來一個月,在他看來就夠了。

因為她就是一個活招牌,經她的手治療的病人,基本上都會成為她的擁戴者。

這樣一來,一傳十,十傳一百,口碑什麼的,就全打出來了。

往後,她就會是醫院的活招牌。

至於她不在醫院的時候,可以請那些水平還不錯的名中醫坐鎮,有他們在,就能保證醫院的正常運轉。

如今的港城,雖然也有專門的中醫類醫院,但是整體來講,不是太成規模。

如果他能把這些人聚集在一起,那麼就又將是另一番景像。

這事其他人也許不好做,但是對他而言不是什麼難事。

景燕歸想了一想:「一年在港城呆一個月問題不大,但是我覺得我個人的精力有限,時間長了,估計就會顧不上。」

「最好的方式其實是培養更多的中醫,這樣才能滿足需求,才能真正形成規模。」

老先生贊成她的觀念,但是他也知道,中醫的培養比西醫要難得多。

他病了這麼多年,中醫西醫都看過,他們對他的病情都是毫無辦法。

景燕歸應該是他看的中醫中最年輕的一個,但是卻是醫術最好的一個,由此可見,中醫更講究天份。

他輕點了一下頭:「你想要怎樣培養中醫?」

景燕歸回答:「中醫從古至今,有一套培養的模式,就那是以師帶徒,但是這事也要講究一個天份。」

「最好是挑一些成績優異的大學生,對於古文化有一定的功底,且還對中醫有興趣的人。」

「將這些人挑出來之後,然後臨床,給病人把脈看病,這樣培養個幾年,就能培養出不錯的中醫來。」

她一直覺得國內的那些中醫專科學校培養的方式是按西醫的方式來的,這樣的結果會讓那些中醫缺少一些辯證治療的基本思路。

第1211章 錢多得花不完

學中醫其實對人的智商要求特別高,因為這件事情在景燕歸看來,成績這東西說明不了太多的問題,但是整體來講,智商高一點的人,學習成績相對會好一點。

所以她說的成績只是一個大概的概率,最重要的還是要對中醫感興趣。<="<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