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夢見天災:打工女孩的囤貨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文淺也懶得管了,至於一些好田,都在堰塘下邊,大大小小的總共有三塊。這三塊一直都給附近人家在種,這三塊原本是種水稻的。

後來奶奶一個人,就只種了一小塊自己吃,其他的都用來種別的了。

再往後奶奶也沒有力氣種田,請人幫著耕一下,自己種一點花生青菜蘿蔔之類的。

奶奶走後,小陳窪的人就拿來種了。

不過他家的水稻就種在自己家門口,文淺家的田一般用來種一些油菜、豆子、芝麻之類的。

文淺覺得自己家的田如果荒廢著,一年一年只會長滿雜草,到時候想要重新種就很難了。

有別人在自己田裡面種著東西,最起碼土都還是鬆散的。

今年陳嬸兒家種的是芝麻,等到她家收了芝麻後文淺就打算自己種了,出點錢請陳叔把田耕一下,然後自己種點蘿蔔,白菜之類的過冬。

文淺離開鄉村太久了,她已經不太記得一些農作物種植或成熟的具體時間了,只是知道一個大概的季節,具體什麼時候種到時候她到時候跟著陳嬸兒就行了。

不過自己私底下也應該好好研究一下農曆和節氣了,說不定以後的一切都要自己一個人來,連個問的人都沒有。

文淺回家的路上看到了金黃的水稻,也看到了整整齊齊的玉米田地,還有附近一壟一壟的紅薯地。

過段時間她打算去附近的村子收點農作物存起來。

老家的玉米、紅薯基本上都是拿來餵豬的。

豬吃的東西文淺還記得很清楚,最早是在山上打豬草,比如構葉,然後是拌著糠和麩子一起煮的。

後來養豬也會餵南瓜、紅薯藤、玉米和紅薯,總之養出來的土豬肉是很好的,陳嬸家就養了兩頭豬。

老家種的很多東西基本上是人吃一點,多數餵豬,這並不是一個笑話。

在文淺老家只有水稻、小麥和紅薯會拿去賣,也有人到村子收。

水稻的價格沒有太多變化,紅薯的價格就更是賣不上什麼價錢。

玉米更是後來才種的多一點,趁著水嫩的時候煮點人吃,等老了收回家不過也是連芯兒帶粒去加工成粉回來餵豬。

也只有平原地區大規模的種田,才能多掙一點錢,像文淺家鄉這樣的丘陵地帶,一家一戶,一點點田。

餓是餓不死,但也別想存錢。

陳嬸兒和陳叔兩個人不忙的時候就會出去打零工,附近插秧播種會請人,建房子、砍樹背木頭,山上采松菌、藥材,下龍蝦、黃鱔和泥鰍。

這些也是收入來源的一部分,完全待在他們當地農村就是這樣生活的。<="<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