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夢見天災:打工女孩的囤貨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關於這一點,文淺也給她舉例子做辨別,讓她透過現象看本質。

如果真的要和一個人在一起,不要看他當時對自己多好,話說的多麼好聽,而是要看這個人品行如何。

品行好的人是有下限的,那就意味著即使不在一起,對方也不會做出太多傷害人的事。

如果是人品低劣,那將後患無窮。

不要貪戀一時的甜頭,讓自己悔恨終生,就像陷入陷阱中的獵物一樣。

文淺希望她一開始就把這種人篩選出去,所以給她講了自己那個時代所發生的的新聞和認識的人的例子。

好的也有,壞的也有,剛開始安安還覺得是新聞,但是後面和其他鄰居一起八卦附近的人的時候,她才發覺人類的多樣性。

文淺教給她一個笨辦法,讓她從自己有限的人際關係中,尋找一些榜樣。

她選擇的是妮莎一家,她覺得叔叔阿姨一直很和睦幸福,如果自己會有一個家庭和伴侶的話,她覺得叔叔阿姨這樣的相處方式很不錯。

她見到的並不是表面上的幸福感,而是兩個人相處時候的默契自然,她見到過一行人走路的時候,叔叔在難走的地方很自然的伸手扶阿姨。

不知道為什麼,她對這個畫面印象非常深刻,以至於媽媽提起榜樣她首先就想到了他們兩位。

關於感情的事情,安安聽了媽媽說的許多例子,但是關於媽媽自己的事情卻是一片空白。

文淺對此的解釋就是自己天生不喜歡和別人在一起,就喜歡獨居。

隨後補充,小孩子不算。

安安笑了,開始纏著媽媽講當年的故事。

自己沒有素材,可以講別人的。

於是文淺說起了當初「畢業季等於分手季」的事情,那個時候年輕人還是在學校讀書的。

安安很嚮往媽媽當初說的大學,她覺得那裡是知識的天堂,可是現在除了南方其他地方是沒有的。

關於分手季的看法,安安的說法很簡單,那就是兩個人都沒有把對方納入自己的未來計劃中。

人們只考慮自己,或者只享受眼前的愛情和新鮮,絲毫沒有計劃明天的想法。

春天的時候不種麥子,卻想要在秋天收穫小麥,怎麼會如願呢?

安安用很淺顯的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安安也是一個有計劃的人,小時候媽媽種東西的時候她也跟著種,然而有時候她種的時間不對,就不會有收穫。

每一次種植失敗她都會傷心或者失落,但是媽媽從來沒有為了哄她開心用好的替換掉壞的植株。

媽媽告訴她自己種植失敗的原因,然後鼓勵她繼續嘗試,學會接受失敗也是一門必修課,文淺才不會把孩子放在溫室里長大。

有時候即使沒有澆水太多,也沒有過度施肥,按照季節溫度來種,也會出現意外,大自然的災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