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千古召喚系統,始皇帝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正所謂「又加月為更卒,已,復為正一歲,屯戍一歲」,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進入服役期後,先服更卒徭役,再服正卒徭役,接著服戍卒徭役,然後繼續服更卒徭役直至達到免役年齡。

更卒主要就是在本郡縣進行的徭役,指在服役年齡期限內的無爵位和爵位在不更以下的人每人每年在郡縣服役一個月。主要從事修築城池、道路、河渠、宮室等工程項目,還有運輸物資、飼養馬匹、煮鹽冶鐵及各種雜務等。

正卒屬於正役性質,在京師、內郡服兵役官差,服役期可能是一年,故稱「正卒」。

至於戍卒很好理解,就是戍守邊疆的徭役,主要任務是守望邊境,抵禦入侵,具體任務有烽燧、亭候、郵驛、屯田等。

但事實上一年之期基本是不可能的,大部分都要逾期。

第28章 酈食其的試探,小覷了皇帝陛下

子嬰本就對大秦的稅賦了解的十分清楚,如今翻看竹簡上種種記載,長嘆一聲,以目前關中秦民每年的稅賦標準,一來,大半都要上繳。

按道理而言這也能保證生存,可曾在趙國艱苦掙扎的始皇帝並不是不了解民間疾苦的人。

這些上繳的稅賦都是明面上律法規定的。

實際上,官府小吏的貪墨也是一個巨大數字,如果朝廷收取五成,那么小吏就可能要七成,甚至八成。

子嬰深知一個道理,高高在上的皇帝絕不能小看那些底層官吏的膽子。

那些人用膽大包天來形容一點都不假。

沒有任何東西是他們不敢伸手的!

在這種情況下,百姓生存之艱難困苦可想而知。

人心貪婪,絕不是律法就能解決的。

農為帝國之本,首要要減輕農人的賦稅,其次要進一步加大商人之稅,另外鹽鐵方面可以不再收稅,而是直接由帝國派遣官吏進行經營售賣。

一方面可防止商人、間諜在鹽鐵上禍亂帝國;另一方面也可確保鹽鐵維持在一個合適的價格,讓百姓能有鹽吃。

至於徭役方面,為了確保帝國的工程順利,徭役不可能免除。

但首要的是嚴格遵守律法,逾期服役的事情絕不能再出現。

如此百姓心中有盼頭,才不會容易被煽動造反。

其次關於正卒、戍卒一事,子嬰決定進行改革。

這主要在於諸葛孔明曾經與他說過的軍功爵的局限,使得大秦不能養那麼多土卒,另一方面也在於人人都要服習戍卒、正卒之役,耽誤生產。

再者當年魏國武卒之強也證明未必需要那麼多土卒才能保持戰鬥力。

可同樣魏武卒要求極高,花費極大。

如何能在大秦原本的服役與魏武卒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就是子嬰要做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