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秀娘眼淚掉下來了,她並非是不管孩子,只是以前賺錢太辛苦了,如今賺錢簡直就像白撿一樣,三郎給介紹的人,提供的布匹又便宜又好,樣式還都是最新流行的,想不賺錢都難。

她控制不住自己,想往鋪子那邊跑。

三郎沒有責怪她,她就已經很欣慰了,沒想到三郎能說出這番令她動容的話來。

一場矛盾消解於無形,宋三郎意識到,作為這個家裡真正的主人,夫妻關係是否能和睦,更多取決於他的態度,而非處於弱勢的秀娘。

強勢一方的妥協比弱勢一方的妥協更有價值。

宋景辰見娘親哭了,忙拿著栗子餵給娘親吃,又給秀娘擦眼淚,秀娘咬過來,摸了摸兒子小腦瓜。

三郎道:「吃過東西沒?」

秀娘搖搖頭。

「我讓大嫂給你留了飯菜,在鍋里熱著,快去吃些吧。」

秀娘出了屋,宋景辰湊到三郎耳朵邊,小聲道:「爹爹,我娘親肯定是賠錢啦,她都哭啦,我們就假裝不知道,爹爹不要怪娘親,娘親會更傷心的。」

小孩子最害怕的就是父母不合,一個是他的天,一個是他的地,宋三郎低頭蹭了蹭兒子的發旋,輕聲道:「好。」

小孩在家裡憋悶一天了,嚷嚷著他要出去街上玩。

過了中元節,已是初秋,一早一晚天氣轉涼,宋三郎給兒子換了身長袖的小衣裳,抱著孩子出來家門。

宋景辰想去聽人說書,大夏朝開國之初,那位奇才寫出了多本令人驚嘆的話本子,一時間效仿者眾,帶動無數書生文人靠寫話本子發家致富,無形中也帶火了說書人和戲曲兩個行當。

比起搭台唱戲的繁瑣,說書人只需要一張嘴就夠了,因此洛京城裡靠說書為生的人不在少數,酒樓茶館、瓦肆市集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宋景辰跟著秀娘聽的都是學徒們為了練嘴皮子。走街串巷為大伙兒說的。

這些小學徒自然是不能與那些有了名氣的名角相提並論,勝在免費,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給沒有條件讀書的老百姓增長見識,促進文化傳播了。

瓦市那邊有名家專場,不過離家有些遠,宋三郎也不打算睡覺前把小孩搞得太興奮,到時候鬧騰著不睡,便打算抱著孩子去附近的小茶館坐會兒。

爺倆剛一拐出胡同口,便看到街上圍了不少人,女人孩子的哭喊哀求聲間或摻雜著男人氣急敗壞的怒罵聲傳出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