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現下家裡只剩下秀娘那小箱子裡的一百多兩銀子,留著用來應急的。一百兩銀子對從前的一家三口來說會是一筆不敢想的巨款, 現在則不然,到處都得是用到錢的地方。

秀娘想去衣裳鋪子給大人小孩訂做幾身衣裳, 以往小孩的衣裳都是讓二嫂姜氏給裁剪後秀娘自己縫製的。

如今辰哥兒要去書院讀書,還是陳宴安的書院,秀娘想著讓孩子穿得更體面一些,三郎這邊平日裡又少不了一些宴席應酬的場合, 穿著自然更不能敷衍。

就連她自己亦是, 出門在外代表的是三郎的體面, 少不得要做兩件得體的衣裳備著,萬一有什麼場合用得著, 免得到時候抓瞎。

秀娘和宋三郎商量此事,宋三郎的意思是既然家裡三個孩子一道去書院讀書, 總不能看出明顯那就三人都做上兩套, 竹姐兒也一樣,另外老太太那裡也要做上兩套換季的衣裳, 其他人就不必管了。

秀娘如今大概能明白些宋三郎的心思,公公宋玉郎是獨苗, 到了辰哥兒這一輩兒家中總共也只有三個男娃,往後兄弟們之間是要互相幫襯的。

她也能看出來,茂哥兒同睿哥兒是把辰哥兒當親兄弟看待的,再者現下自家開著綢緞鋪子,都是現成的布匹,只是她還是覺得有些心累。

自家的日子越過越好,難免在吃穿用住行上比以前花錢要大方一些,想給兒子更好的,可不管買什麼,用什麼,你總要顧忌這顧忌那,得顧忌一大家子的感受。

一天兩天,一次兩次還好,時間一久,就覺得難受了,有一種無論怎樣做都不太討好的感覺。

秀娘把自己的想法同宋三郎絮叨。

宋三郎自然能理解處理這些關係的為難之處,同處一個屋檐下,一張桌子上吃飯,三家之間幾乎沒有任何隱私可言,都窮的時候倒還好說,如今自家驟然發跡,對比未免就會明顯。

不要說大哥同二哥,即便換做自己,面對這種落差未必就真能沒有一點兒波動,這都是正常人再正常不過的想法。

就算他不介意有錢了養著兩家人,大哥同二哥那性子也絕不是厚臉皮之人,會令他們更加難堪。

另外,三房這邊若一直默默付出,一開始還好,時間一久這種付出就會被視作理所當然,古人云「百善未及一惡,百瑜未及一瑕。」

一次的不好足以抵消前面一千次的好處。

唯今之計,就是把宋家現在的宅院擴建,屆時就像那些大家族一樣,一家一處院子,灶房也單獨分開,住在一處,卻互不打擾,各過各的。

等到茂哥兒同睿哥兒都考中了秀才,兩家也都有了盼頭,這種對比就會削弱很多。

另外,就算不是因為這個,宋三郎也想把宅院擴建,他不想讓兒子一直住潮濕陰冷的西廂房,也不想讓小孩一直就得遷就十幾口人的口味,大鍋飯逢年過節的吃吃還行,天天這樣吃,很難讓人喜歡。<="<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