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或許是第一場考試順利帶來的信心,也或許是宋景茂成熟了,接下來的第二場他亦是穩居頭名,宋三郎的表現雖不如侄子優秀,卻也是穩穩地占據名次前十。

宋家人一下子激動起來,倘若宋景茂在第三場也能取得頭名,那麼按照大夏朝的科舉規定,府試案首無需進行院試,可直接錄取為秀才!

家裡人激動,宋景茂卻比任何時候都要冷靜許多,因為他心裡的目標很大,秀才只是剛剛起步而已,對他想要達到的高度來說,仍舊是塵埃,沒有什麼值得激動。

第三場的策論,主要考察考生們對時局的理解和判斷。

第三場考試已經不需要排長隊,因為前面兩場已經刷下去了大部分考生,留下的不足兩百人。

這次的策論題目共兩道:

一為論治理蝗災與流民安置,一為論私鹽泛濫。都是緊貼時事的考題,這就凸顯出有名師指導與沒有名師指導的區別了。

陳宴安曾歷任吏部侍郎、戶部侍郎、禮部尚書,在朝為官多年,對時事方面的講解自然極有水平。

再者,關於如何治理蝗災,陳宴安曾經作為一個大課題讓數理學院的孩子們大肆討論過,兄弟三人一起乘車回家,宋景辰曾多次在車上跟兩個哥哥討論過。

宋景辰的想法天馬行空,卻並非胡說八道,說得有理有據。

宋景茂想起弟弟曾說要把蝗蟲扼殺在蟲卵階段,只要它們飛不起來,就不會造成大片農田被吃掉。

經常翻耕的土地蟲卵就不容易活下來,因為會被從地下翻到地上,被太陽一爆曬,很多蟲卵就會死掉,就像把蚯蚓放到太陽底下會曬死,喜歡在地底下的東西肯定都怕曝曬,倘若不怕,它們就不會把卵費勁產在地下了。

由此可以推斷,如果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就容易滋生許多蝗蟲卵,引發蝗災。

宋景茂覺得弟弟說的十分有道理,大旱之後必有蝗災,大旱之後可不就會出現大面積的荒地麼?

還有,歷史上發生的多次蝗災大多都是出現在固定區域,弟弟還曾讓三叔利用職務之便,給查過近百年來蝗災的發生頻率以及發生地點。

宋景茂略一思索,開始奮筆疾書。

同樣的,宋三郎幫著兒子找有關蝗災資料時亦對蝗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終於,三場考試全部結束。

宋三郎沒有多少心思在考試上,考完就考完,該幹什麼幹什麼去。宋景茂也只是稍稍鬆了一口氣,後面還有更多的考試等著他。

等著府試發榜的日子,發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宋景辰在書院把別人家孩子給打了,打得人還來頭不小,乃是長公主府駙馬爺的親侄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