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宋景辰頓了頓,又道:「剛才那位同窗說哪個合適就用哪個好了,那我們現在就來算一筆帳。」

「一頭牛拉犁,一天可耕三五畝地,而人若沒有耕牛的幫助,純靠人力拉,至少需要三個,甚至三個以上的青壯才能拉得動犁,且這三個青壯拉上一個時辰就已經是筋疲力盡,需得再換上三個。」

「如此,一天下來能耕上一畝地就不錯了,若遇上鹽鹼地、旱地、困難就更是加倍。」

「若是無牛又無犁,那農人就只能用鐵鍬一點點翻地,一天能翻多少,諸位不妨回去在自家花園裡嘗試一下。」

「還有,犁地只是第一步哦,後面還有翻地、播種、蓋地呢,純靠人力,諸位不妨再想想,播種的時機能不能等人?」

「播種的時機不等人,工具不給力,人力有限,那麼能種的糧食必然有限,好了,重點來了,我們再來算另外一筆帳——」

宋景辰道:「據戶部的記錄,我大夏朝約四畝地能養活一口人,注意是養活,不是吃飽,更不是我等這種山珍海味隨便吃的富貴之家的標準。如此算來,一個四口之家就需要二十畝地才能活。」

「剛才我們已經算過了,在沒有耕牛和先進的生產工具的情況下純靠人力種地的成本,那麼諸位想想這天下有多少人在忍飢挨餓?」

「聽聞我朝今春大旱,受災州省達三個之多,若是有更好的灌溉工具緩解旱情,將會救活多少百姓?」

「反之,朝廷若無解決之道,則餓殍千里,易子而食,流民遍地,人間煉獄,更甚者,百姓揭竿而起,騷動戰亂,戰亂一起,朝廷便要出兵平亂,大軍一動,錢糧開路,如此對朝廷,對天下百姓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若諸位還覺事不關己,那麼你們可知我大夏朝東有倭寇,西有西戎,北有北勒,南有南彌,若趁亂出兵,群起而攻之,諸位可安然否?諸位父兄姐妹可安然否,五胡亂華之慘狀諸位的史書上字字帶血,可記住否?」

「一犁之功,造福千秋。諸葛弩,投石車,一器之利可抵千軍。」

「如此,諸君敢言格物無用,工匠低賤否?!」

第135章 古有孟母,今有睿哥兒!

宋景辰一連串的反問, 把在座之人問得啞口無言。

不過迷茫是暫時的,雖承認宋景辰所說不無道理,但卻無一人願意承認或者是認同工匠可以同讀書人一樣平起平坐。

科舉班一位學生站起來道:「士農工商,自古皆是如此。」

宋景辰:「士農工商皆為國之基石, 缺一不可, 不當忽視其任何一個, 我朝之前奉行的亦是重農抑商, 正因我朝開國宰輔取消對商人的各種限制,才有我大夏如今的盛世之景,又豈知重視格物學, 重視工匠,不能讓這盛世愈加國富民強?」

對面學生忍不住道:「汝欲與吾朝先賢比肩乎?」

「不欲與先賢比肩, 汝讀書何為? 」 宋景睿霍然起身,冷聲道:「吾弟之言,以為天下蒼生謀福立命,汝等巧言令色真小人也, 不足與之為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