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二房都有了希望,不為別的,就算為自家兒子的仕途著想,也會盡力讓三兄弟互相扶持。
如此,辰哥兒愈強,愈能幫助兩個哥哥,不會招人妒忌;同樣辰哥兒若真就成了紈絝,兩個哥哥亦會感念三房的恩情,不會不管自家弟弟,定會讓他做一個富貴閒人。
至於家庭里其他一些雞毛蒜皮的小摩擦,有銀子就行了,家務瑣事幾乎沒有錢搞不定的。
這會兒子,姜氏忍不住問宋景辰,她道:「辰哥兒,二伯娘也沒見你怎麼念書,你說得那些是怎麼想出來的呀?」
宋景辰眨了眨眼,道:「二伯娘,我只是不愛背四書五經,我一直都博覽群書的呀。」
姜氏:「……」
你那奇俠怪傳類的話本子也好意思叫「書」?
秀娘出來替兒子做證:「二嫂,辰哥兒除了正經的科舉書不愛看,什麼書他都愛看,連他爹帶回家裡處理的公文他都好奇拽過來瞅瞅,我的帳本他也得看,不光看,還幫我想了個記帳的好法子呢,好用的很,我都不捨得告訴別人。」
宋三郎微微垂首,長指撫著眉弓,唇角微微上翹,辰哥兒不好讀四書五經,他便把書鋪里各種類型的雜書一股腦給小孩買回來,反正都是書,看總比不看強吧,重要的是他想讓兒子明白書本是另外一個人世間。
宋二郎不由湊過來半信半疑道:「這麼說來,這雜書也並非全是壞處?」
宋景茂難得在一旁插話道:「是的,二叔。如今景茂在翰林院亦會時常接觸到一些朝廷文書,很多涉及到的基本都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僅靠科舉書本上學到的那些東西不足以解決具體問題。」
停了一下,他又道:「小侄以為觀群書,可博識、可廣見,可識微見幾,自有其益。」
宋景辰深以為然,更同情二哥被二伯娘管得嚴,忙點頭附和道:「大哥說得沒錯,雜書包羅萬象,今古奇觀、諸事妙趣、風物人情可盡收眼底。」
宋二郎同姜氏對視一眼:莫非他們倆不讓孩子看雜書是管錯了?
宋景睿目光閃了閃,對宋二郎道:「爹,我朝近幾年的科舉越發重視策論與時事,世殊事異,爹考科舉已經是許多年前的事了,外祖父他老人家更是久遠,大哥剛剛才考完科舉,他的經驗才更為現實。」
一家子聽著三個小輩兒侃侃而談,話都插不上,莫名有一種「後浪拍前浪,前浪摔在沙灘上」的憋屈感。
難道他們老了嗎?
不,不,不,只是娃們真的長大了。
二十一歲的宋景茂現在已經比宋大郎高出半個頭有餘,骨肉勻稱,如松似竹,溫潤內斂。十二歲的宋景睿也像春天田地里拔高的秧苗,噌噌噌肉眼可見地躥個子,現在都已經快到宋三郎的肩膀了,言行舉止間逐漸有了大人模樣。
八歲的宋景辰,眉眼間已經逐漸有了舒展的輪廓,只兩頰上還帶著嬰兒肥,神情間帶著小孩獨有的調皮嬌憨,這會兒正接過他爹遞過來的水杯,喝一口不合口味,放一邊兒去,湊到宋景睿耳朵邊兒,說小話。<="<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