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昭帝也是發愁,這各種大大小小的災情年年都有,年年都得發愁,小災小愁,大災大愁,一旦災情嚴重老百姓就沒有活路,老百姓一沒活路就豁出去造反,一造反他這龍椅就坐不穩當。

說到底這做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讓老百姓有飯吃,老百姓有飯吃便天下太平,若是這天下可耕之地更多一些,生產的糧食更多一些?

文昭帝不由想起昨日路過尚書房,聽到陳宴安說的那番言論,以及給皇子們布置的作業,關於農事工具,關於耕牛。

他忽然開口道:「牛廢則農廢,這耕牛對農事的重要不用朕多說,只是我朝歷來提倡百姓養牛,卻收效甚微,諸卿可有良策?」

眾臣面面相覷,這正說著抗旱呢,怎麼突然就跑到「養牛」上了?

細一琢磨,倒也不奇怪,這是中州大旱引發皇帝對糧食的擔心了,眾臣紛紛進言,左右是那些老生長談的東西,皇帝沒興趣聽,命眾臣每人上一道關於如何增加耕牛數量的摺子上來,要求須得有新意,不得敷衍。

下早朝,皇帝一身疲倦地回到養和殿,下面人忙擺了早膳上來,張公公服侍著皇帝換上一身常服,小太監端著水盆過來,皇帝淨過手,想了想,對旁邊張公公道:

「你去傳朕的口諭,叫宋景辰那小孩寫一篇關於「養牛」的策論上來。」

張公公一愣,忍不住輕聲提醒道:「陛下,那孩子才八歲。」

文昭帝:「豈不聞長江後浪推前浪,八歲又如何,我看他比朕的滿朝文武都更有想法些。」

張公公心說「長江後浪推前浪,這話也就您自個兒說行,下面誰敢在您面前說這種話呀,那不是找著送人頭嗎?」

文昭帝踱步到餐桌前坐下,方才徐徐道:「朕倒也不指望他一個八歲小娃娃真能幫朕解決這耕牛的難題,惟其年幼而心繫國事,實堪嘉許勉之。」

張公公忙躬身道,「陛下拳拳愛才之心實在是那孩子的福氣,奴才這就去辦。」

文昭帝道:「這樣吧,你就告訴他,若他能想出讓朕滿意的好點子來,朕重重有賞。」

「老奴明白。」

「嗯,你去吧,順便帶上今年進貢的荔枝、櫻桃之類小孩子愛吃的玩意兒,就說是朕賞的。」

張公公領命出了養和殿,暗自心驚皇帝對宋景辰一個小娃娃的重視,作為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大太監,能勞駕他親自去傳聖旨的人家可不多,這宋家不可等閒視之。

只能說是張公公凡事習慣想太多,皇帝確有愛才之心,說寵信卻還不至於,不過這樣的誤會對宋家只有好處罷了。

因著宋景辰在書院讀書,張公公想了想,陛下的聖旨既然是特意傳給宋景辰小娃的,那他索性就去書院跑一趟吧。

張公公騎馬帶著兩名小太監到書院門口,守門的是陳宴安府上的下人,見識頗廣,一見張公公這身打扮,就知道是宮裡來的,慌忙上前行禮詢問。

張公公翻身下馬,手裡的韁繩順手扔給旁邊人,目不斜視往書院裡走,道:「陛下口諭,著你們書院宋景辰出來接旨。」

守門的下人不敢怠慢,慌忙跑進去找陳宴安稟報,「老爺,老爺,陛下的口諭,要辰哥兒出去接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