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夜裡, 待到全家人都睡下後, 宋景辰輕手輕腳從榻上爬起來, 披了件外衫,在書案後坐定。
給皇帝上書非是兒戲,須得有理有據, 理由充分才是,沉思片刻, 宋景辰取過筆架上的毛筆,蘸了些許墨汁,先打草稿。
寫寫停停,不知道時間過去多久, 小孩終於放下手中毛筆, 打著哈欠伸了個大大的懶腰, 揉揉眼睛,重又鋪上嶄新的宣紙對著草稿認真謄抄起來。
等到全部謄抄完畢, 水鐘的浮標已經指向亥時末。
宋景辰收了筆,抖抖肉乎乎的小手腕, 待到紙上墨跡干透, 小心地摺疊起來收好,鬆了口氣。
——可累死孩子了。
翌日晌午, 城門外的官道上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匹快馬飛馳而來, 馬背上的灰衣軍士滿臉風霜之色,想是日夜趕路,顯得極為疲累。
那人一路縱馬急馳至宮門口,高聲奏報:「報——中州八百里急奏!」
很快,張公公步履匆忙往皇帝寢宮趕來。
養和殿內,文昭帝才剛剛午休醒來不久,飲過漱口茶,此時正盤坐在羅漢榻上,頗有興致地查看宋景辰借著交作業夾帶的「私貨。」
辰哥兒向他請旨,說是要跟隨父親一起去賑災,理由還挺讓他心動。
小孩的意思是他造出的水鍾僅在京城大賣就能為中州籌銀七八萬兩,若推行到全大夏,必然能籌集到更多銀子。
所以,懇請他下一道聖旨,將造鐘權收歸朝廷所有,如此他便可在中州建一鍾坊,天下水鍾皆由中州所造,再運至各地販賣,如此不僅能為中州酬到銀錢——
且,中州的百姓沒有地種,還有活兒干,有活兒干也能賺錢填飽肚子養家。
越是看到後面,文昭帝越是對宋景辰小孩欣賞不已,這滿朝文武,若論誰的忠心與孝心最純粹——唯景辰爾。
先是替他操心天下耕牛匱乏之困,現又努力替他解中州災民之憂,只談他年紀太小,否則必當重用!
文昭帝捏著宋景辰的奏書正是欣慰不已,張公公快步進來,「陛下,中州送來的急奏。」
聞言文昭帝面色一肅,抬了抬手,「念。」
「是。」張公公躬身,隨即展開信函。
「啟奏陛下,臣自奉皇命到中州賑災……是以,現中州實際受災百姓已超一千兩百餘萬,十室九空、流民遍地、餓殍千里……」
「如今中州已無餘糧放賑,朝堂賑濟災糧不過杯水車薪,現有餓死饑民僅登記在冊者已超萬數,朝廷若無應對,恐生民變。」
「然,不可預估之災難更在其後,倘中州繼續無雨,夏播延誤,後果不堪設想……」<="<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