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更進一步,僅唐興德與巡撫唐興仁的這層親戚關係也足夠唐興仁惹上一身臊。

宋三郎決定直奔中州,匯合之前的工部尚書,逼迫巡撫唐興仁賑災。

只要唐興仁肯配合,宋三郎自是也不會追究其做假帳之事,他來中州只為賑災,懶得摻合到靖王與太子的紛爭中,你們之間愛怎麼斗怎麼斗,別妨礙本官賑災就行。

……

洛京城,皇宮養合殿內,文昭帝收到了手下人的奏報,奏報中自然少不了那首打油詩。

這可是災區百姓們稱頌皇帝的心聲呀,必須得讓陛下知道。

第169章 一切皆為我手中之棋子

今年不知道怎麼回事, 中州大旱就不說了,京城亦是極度缺雨,連日暴曬,烤得人心氣浮躁, 文昭帝不耐煩將手中奏摺重重丟到一旁——

旁邊張公公見狀忙上前遞上茶水, 「天氣乾燥, 陛下您潤潤喉嚨, 歇會兒再批閱摺子。」

文昭帝接過茶水,輕抿了一口,牢騷道:「旱的旱死, 澇的澇死,這北方大旱正頭疼著呢, 南方又開始洪澇。」

茶杯重重放下,文昭帝沒好氣:「地方上官員就知道巴巴伸著手管朝廷要銀子,合著朝廷的銀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唄!」

「一個個的都來跟朕哭窮,跟朕哭難, 有哪個考慮過朝廷的難處, 考慮過朕這個大家長的難處。」

張公公正要上前寬慰幾句, 門帘響動,外面小太監進來呈上奏報, 說是中州送來的。

文昭帝接過來,是他安排在宋文遠身邊護衛寫的奏報, 上面詳細記錄了宋三郎到巴縣後的一舉一動, 以及目前賑災取得的進展。

文昭帝看得眼前一亮:果然是個能臣的苗子!

放棄中州,直取巴縣。

此舉可最大程度推行他自己的賑災策略而不受到各方掣肘, 而巴縣賑災取得成功後,再以此為話語權來掌控中州全局——我行我上!

另, 這奏報中將災民進行分級管理的法子亦是妙策,可最大程度上減少糧食浪費,讓更多災民存活下來。

而這「劫富濟貧」的自救之策更是妙極,這幫子豪紳大族平時靠什麼供養,還不是民脂民膏,如今百姓遭難,是該吐出點兒來,如此也解了朝廷庫銀短缺之憂。

文昭帝看得連連點頭,越看越高興,待看到最後宋景辰妙計懲治貪官那段,還有那打油詩,更是忍不住捧腹大笑。

寫信的護衛對辰哥兒小孩十分待見,信中屢屢提到小孩每次做事的口頭禪就是:本官乃陛下親封的愛民使。

暗示皇帝宋景辰每次為百姓謀福做事都是頂著皇帝的名義。

張公公見皇帝高興,陪笑道:「何故讓陛下如此開懷?莫非又是辰哥兒立了大功?」

文昭帝擊手笑道:「不錯,正是辰哥兒,朕親封的愛民使。」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子將來必為我大夏棟樑。」張公公順著文昭帝的話恭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