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路人甲女配只想長命百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家都沉浸在高產的幾種作物里的時候,很少有人去在意平平無奇的花生。

直到大家把糧食都收完後,才看著地上有些枯黃的苗,想要知道這個又是什麼祥瑞。

收穫後略微有些失望,既不管飽,也不美味,略微顯得有些雞肋。

可當城裡豎起一座工坊的時候,日日飄著誘人的香味,大家才知道,原來除了菜籽,花生也是可以壓榨成油的。

而且這種榨油的方法用在菜籽上,出油率也更高了。

同那兩個白人晃蕩半圈的朱六回終於回來了,當他經過三個大夫確認身體略微有些虛弱,沒有攜帶病毒後,結束了七天的隔離生活。

踏入海州城的時候,眼睛睜的比他從特意派人繞道吐蕃,用一斤海鹽換回來的氂牛眼睛睜的還大。

「這是什麼路,竟然如此平滑乾淨!」

朱六回用用力的跺了跺,感受著地上的堅硬,心中的詫異更濃了。

一副斯文打扮的老三得意的笑道:「這是水泥地面。」

朱六回又指著寬闊街道兩邊的灰瓦白牆的三層小樓道:「這是什麼建築?」

老三洋洋得意,鼻孔朝天的開口:

「這是徽州的流浪匠人和小將軍一同設計的,好看又結實,屋裡有炕,冬暖夏涼的!」

海州、密州等地屬於冷海區域,冬天極為寒冷,每年冬日都會有寒災,凍死之人不計其數。

棉花在南北朝的時候就傳入中原了,但很少有人種植,只被人當做觀賞植物。

泉州的商隊採購單子上,就有張傾寫的棉花,從天竺等國一船一船的採購。

而後做成棉襖,紡織成棉線,再大規模的種植,不過就是這一年的事情。

朱六回眼睛幾乎都轉不來了,他覺得自己只是出海了幾個月,而不是一輩子,為何回來後一切都變了。

尤其是看著一群乾乾淨淨的半大小子,口中朗聲讀著:『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如此押韻的口訣的時候。

他覺得自己仿若置身於寧外一個時空。

老三滿意的看著自己的前老大,現老二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這是學堂里的學子,只要有戶籍,爹娘有工作,都是免費上學的。小將軍還建立了醫館,若是生病了可以用拿著戶籍去免費看病。。。」

老三同時沾沾自喜道:「現在好多北地的宋人,都不願去新都了,都是千里投奔我們這四個州的。來了之後,只要身份和思想沒問題,統統都分房分地!」

朱六回看著比平日多上幾倍的人群,又打量著房屋窗戶上大塊的琉璃,單單就這一塊琉璃,在吐蕃可以換四頭氂牛。

他腦子此刻有些嗡嗡的,耳中聽著老三滔滔不絕的介紹,一個巴掌就拍在他的後腦勺上。<="<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