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館胡同出現的一幕,張傾幾人自然不知道。
二十餘人正坐在議事大廳,董雲兒平靜的聲音裡帶著絲絲愉悅。
「第一,即日起從大淳撤兵,無條件對大淳開放所有港口。」
「第二,本州半島、雪裡群島、四環列島歸為大淳。」
「第三,向大淳賠償賠軍費庫平銀三億兩。」
「第四,允許大淳在橫港和東港駐軍,軍費由倭國負責。」
「第五,大淳可在倭國任意免關稅通商。」
「第六,海運航行,陸路皆有通行權。」
等一條一條的讀完後,所有人的表情都激動的無以復加。
唯有方太乙,眉頭緊皺,他是儒家出身,總覺得這些條件過於苛刻,容易引起反噬。
張傾見他似乎有話說,就道:「只是起草,但說無妨。」
方太乙知道張傾的性子,也不墨跡,直接開口道:
「我們雖今日看似勝利,但國家羸弱不是一朝一夕,只怕後患無窮。」
有一些激進的人聽聞頓時不服氣了,大聲反駁道:
「方太乙,你這說的什麼話,我泱泱大國,怎麼就羸弱了。公主不是說了,有了這百隻鐵甲軍艦,整個世界由我等稱霸的。」
支持方太乙的人連忙起身,拱手道:
「那你們可想過,倭寇彈丸之國,若是逼急了,在東北的三萬倭人直接攻入京城……」
龔長林『嘩』的站起身,語氣不善道:
「攻入京城如何,一群廢物,連三萬人都擋不住,被區區三萬人攻入京城還有理了。」
林凱之坐在張傾的左邊,不知何時起,他在心煩意亂的時候,也總是不自覺的用指頭敲擊著自己的腿。
「我泱泱大國,有違君子之風!我覺得還是如同往日一般,讓倭寇成為大淳附屬國即可。」
其中有幾人點頭附和,這些人是吸取了當日幼童的教訓,選了考入功名的年輕人送來的一批人。
他們大多和吳大人一般,骨子裡刻著忠君愛國,恪守孔孟之道。
平日裡不顯,但在對待政事兒上,明顯是傳統的路子。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林凱之見張傾不語,冷冷的說出了這句話。
「你們誰來解釋一下?」
他聲音帶著絲絲殺氣和蠻橫,讓人不寒而慄。
現在從明面上來論,除了張傾這個公主,此地能做主的就是林凱之。
他一開口表明態度,爭論自然就停了。
張傾想心思根本不在這些爭論上,她細細復盤了一下原身的記憶。
原身上輩子是被囚禁在後院的,只留一個窗口端入飯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