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背書,講到哪算哪唄,你不愛聽啊?我偏要說。」
「趙武靈王十五歲即位,面臨五國圖趙的危機臨危不懼,機智應對化解危局。雖然其中有託孤大臣的幫襯,但是上位者也得有那個魄力才能應對。」
「全面掌控趙國以後,趙武靈王將目光投向一直騷擾邊境的中山國。他下令全國實行胡服騎射。胡服騎射就是穿北方胡人的衣服,學習騎馬和射箭。但是這個命令推進的很不順利。」1.
「雖然這個時候已經有點禮樂崩壞的意思了,但是還是有不少人遵循舊制,趙武靈王此舉在他們眼裡相當的離經叛道。畢竟當時中原人一直都自詡高貴,瞧不上這種蠻夷之族。當時他們連正兒八經的秦人都瞧不起,覺得他們是土老冒。這下要學真正的蠻夷,那還不是翻了天了。」
「趙武靈王的叔父公子成第一個就不答應。公子成是趙武靈王的親叔叔,趙武靈王他爸沒去世的時候,公子成就和他爸哥倆一起治國。趙武靈王他爸打仗,公子成治國。」
「趙武靈王即位後,朝政就把持在肥義和公子成手裡,公子成帶頭不同意,基本上這事就搞不成。但是趙武靈王說服了他的叔父,他把利弊一一給他的叔父講清楚,說面子不重要,實打實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再不改革總有一天要一起完蛋。」
「公子成一聽覺得有道理,就帶頭穿胡服學騎射,有了權臣帶頭,這個新政推行起來就順利許多了。其實趙武靈王能成功推行這一政策也是有前因在的,趙國除了南邊沒有外族的威脅,其餘三面都有。」
「趙國本身就有點遊牧+農耕混合體那味兒,國內戎狄濃度比秦國和燕國高多了。趙武靈王他爸的託孤大臣就是胡人。趙武靈王自個也比較重用有戎狄背景的大臣。」
「胡服騎射推動改變了趙國的權力結構,戎狄人的地位在趙國逐步提升,趙武靈王擁有了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狄戎人地位的上升意味著貴族地位不穩,大量貴族的軍職被狄戎人所取代。」
「騎兵建立完畢後邊境捷報頻傳,時間來到趙武靈王擁立秦昭王這一年。為了確保秦昭王上位,趙武靈王暫停了對中山國的進攻,優先解決秦國國君的問題。」
「解決完秦昭王上位的問題,趙武靈王繼續推行胡服騎射,並開始採取強制措施。但是這時候趙武靈王的第二任王后孟姚去世了。趙武靈王愛孟姚愛得要死,孟姚說什麼他聽什麼,孟姚要他廢太子他就廢太子。」
「太子章就倒霉了,好好的太子當到一半被廢了,趙武靈王立了孟姚的兒子當太子。這也算是禮樂崩壞的另一種證明吧,宗法制的立長不立賢完全被諸國拋之腦後,太子想立就立想廢就廢,不過他們都僭越稱王了,確實也不差這點立嗣的事。」
「重新立完太子以後,趙武靈王接著去打仗。中山、林胡和樓反,被他打了個遍,把領地都占到手裡以後趙武靈王開始修趙長城,用以提防林胡和樓煩南下。」
「解決了外患,趙武靈王就禪位給了他兒子太子何,封肥義為相輔佐太子何,自己當太上皇去了。不過那個時候不叫太上皇,叫主父。趙武靈王估計是尋思著學他爹,讓他兒子主內治國,他專心打仗。」
「太子何即位後號趙惠文王。有了趙惠王主內,趙武靈王安心對外征戰。樓煩王一直想收回被趙武靈王掠奪的土地,他約林胡王一起,但是林胡王被打怕了,不願意去。樓煩王就自個去。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沒開始進攻呢,就讓巡視邊境的趙武靈王撞上了。樓煩王也好鬱悶,盟友不支持自己,部下也猶猶豫豫的不敢動手,完事還啥都沒幹就被抓了。但是趙武靈王對樓煩王還蠻客氣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