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嬴秦那些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然後就是李隆基出逃馬嵬坡,楊玉環魂斷。甚至後面收復失地的事都和李隆基沒什麼關係,是他兒子李亨登基以後派兵乾的。大唐能收回疆域,全靠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張巡。」

「張巡帶著六千八百人守睢陽守了十個月。面對遠超己方兵力數倍的叛軍,張巡絲毫不懼。當然了,有關張巡的風評,有人覺得他是守護大唐的英雄,有人說他是吃人的惡魔。」

「因為他守城的時候,彈盡糧絕,糧草補給不上,就把城裡的百姓當糧草給吃了。吃人這個事情很駭人聽聞。五胡十六國的時候之所以黑暗,就是因為胡人吃人,漢人被叫成兩腳羊。」

「不過換個角度來說,張巡他們不守這座城,被叛軍攻破以後也同樣會喪命 。張巡他們這麼幹其實也算是一個自古以來難兩全的選擇,保大還是保小。歸根結底,引發這場災難的是不合理的制度和李隆基的不作為。」

「而且睢陽是很重要的一道屏障,睢陽一破,江淮地區都會跟著遭殃。這個時候唐朝所剩的疆域寥寥無幾,靠著江淮的賦稅才吹響了反攻的號角。一旦睢陽城破,大唐的命運也許早已被終結。」

「張巡守了十個月,最終城還是破了。但城破僅僅三天,援軍就來了。張鎬率軍趕到,大破敵軍。這場戰役可謂是安史之亂的關鍵轉折點。」

[李隆基是真該死啊,他但凡一直當個明君,也到不了守城守到要吃人這一步。]

[既然這個城這麼重要為什麼不增派援兵?六千八守十個月。你說糧草進不來難道援兵也來不了?怎麼,路上有個坑咋的?]

[因為周圍那幾個見死不救唄。]

[就三天而已,城破以後三天就能來,城不破十個月都不來。]

[上位者不把人當人看唄,不管什麼時候都惦記著那點政治博弈,倒霉的永遠都是老百姓。]

「不過安祿山最後之所以兵敗,除了大唐的反攻,和自己手裡的內訌也脫不了干係。安祿山這人就不是好人,殘暴不仁,嗜殺成性。最後死在了自己兒子手裡。」

「不過準確來說也不算是他兒子殺的,安祿山是宦官李豬兒和嚴莊聯手殺的。殺人者人恆殺之。不過安慶緒也沒掌權幾年,就讓安祿山的老部下史思明給殺了。」

「史思明這人和安祿山下場也差不多,一開始和安祿山一塊起兵造反。後來他打不贏了,屢戰屢敗,就投降了。但是人不是什麼好人啊,投降也不怎麼誠信。可能和李亨不太相信他也有關係。」

「畢竟這種有前車之鑑的人,不被相信也還挺正常的吧,然後這人就梅開二度,又反了。投誠投了一年就反了,這不是鬧呢嗎?史思明把 安慶緒殺了以後就自己當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