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不見了。前幾年聽我媽說她去美國讀研究生了,沒想到現在都讀到博士了。沒看出她的學術天分啊,剛才忘了告誡她可千萬不要浪費科研資源。」宋軒略帶調侃地說。
張曼挽著宋軒的胳膊,一邊散步一邊笑著說:「我也想出國讀個博士,使勁浪費科研資源。」
看來,米莉已經博士畢業回來了,確實如她自己所說是到了北京工作,只是她沒有找張曼帶著出去玩,而是找了宋軒。
張曼之所以知道可能是她,因為她點讚了宋軒發的一條朋友圈。除了兩人的大學同學,張曼和宋軒幾乎沒有共同的朋友。
宋軒很少發朋友圈。他大概半個月前在朋友圈分享了趙雷的那首《成都》,並配了一句「我想到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當時張曼也看到這條朋友圈,也看到米莉的點讚,不過並沒有多想。
每個人的微信好友里多地是「點讚之交」。大家不是還都開玩笑說最塑料的友情就是「點讚之交」嗎?
今天在雕刻時光,張曼重新翻看宋軒的朋友圈,看到米莉的這條點讚,就順勢打開了她的微信。
五年前張曼加她微信時,當時她微信暱稱叫「Millie」,張曼順手就改成「米莉」。她有加人好友立即修改備註名的習慣。微信都快成了她的工作溝通工具,許多微信好友都因工作關係而加,若不修改備註名,張曼很怕工作生活亂了套。
現在,打開這個姑娘的個人微信頁面,暱稱那裡赫然寫著「小米粒」,呵,小米粒,多親昵的稱呼,宋軒小時候不就這樣叫她嗎?
再翻看她的朋友圈,一條又一條,張曼的心逐漸沉下來。
尤其是 4 月 1 日晚上 8 點發的那條,「據說今天是我的節日,所以要熱烈慶祝一下」,配圖是一塊放在白色瓷盤裡的西冷牛排,擺盤漂亮,色香誘人
從那個擺盤的方式,張曼猜到這是宋軒做的。他以前也喜歡周末給張曼煎牛排。每次擺盤時,他一定要在白色瓷盤的空白處撒上一些黑芝麻點綴,張曼質疑他的做法不正宗,他就笑嘻嘻地說:「這叫中式創新,懂不懂?我要做符合中國胃的牛排。」
現在,在這張洋溢著甜蜜味道的配圖中,張曼看到了白色瓷盤空白處的黑芝麻。星星點點的黑色斑點,在細膩光滑的白色骨瓷上特別引人注目。
這些耀眼的小黑點,尖銳有力地戳疼她的心臟。
說好的不難過,說好的不傷心,為什麼她的胸口現在像是被一塊巨石堵塞住,壓抑到連呼吸都變得困難了。
4月 1 號啊,那是張曼多麼難忘的一天。那天晚上,她帶著手銬被兩個警察帶回家搜查,在搜查完走出家門去等電梯時,電梯門緩慢打開,她和裡邊的宋軒相遇,兩個人四目相對,一時因激動和意外說不出話。
那時她多麼尷尬,儘量用衣袖遮住手銬,不想讓宋軒看到她的窘迫;那時她多麼難堪,還是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害怕因自己耽誤宋軒的生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