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勢均力敵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後以鄭錦年簽下巨款協議取勝。

第三年高考,鄭錦年還是去參加了。考上了母親的母校,第一志願,豐大。鄭錦年沒去讀,去了美國。

22歲,鄭錦年退學,回來拯救家族企業,救助陳家的產業於困頓之際,在寧市這一待,就是8年。

29歲到30歲。

他遇見了周玉程。

按照他的計劃,他會在明年春夏之際,去德國實現他的「汽車」夢,最後,他會以斐然的成績立足,站到周玉程面前去,與他握手,說笑,為自己的夢畫上圓滿句號。

「你看,有些事,不是我想做就能做得了的,就像我媽執意要進鄭家的祠堂,死了也要受鄭家香火的供奉,可是鄭家的祠堂早被推平了。就像我16歲那年,總想著自己以後一定要有錢,這樣,等到以後自己在乎的人再去世,便可以為她辦上一場體面的葬禮,總不能像我媽這樣,連葬禮都沒有。這事,簡直是我一生的傷痛。就像我爸,他說要辦一場最奢華的音樂會,可最後當眾多媒體和粉絲匯聚,他卻在露天的廣場,從高樓上一墜而下,率先死了,最後也沒辦成他想要辦的那場總與我念叨的音樂大展。

人總有很遺憾的事對不對。

程兒,我從來沒想過我家老爺子會願意放我的手,助我去實現自己的發財夢,可是,他真的同意我去德國。真的,放手了。

我現在自由了。

兜兜轉轉的,我回到原地,忽然獲得太多人的支持,我有了一切可以從頭再來的資本。

所以我應該去追尋我的新夢想對不對。

我不該把時間再繼續停留在這些兒女情長上。

我應該,適當的,勇敢的,往前再邁一步。

所以我們短暫的分開吧。

有些事怎麼想也想不明白。你就把我倆的事,我倆的感情,當作是一場遺憾。

30年,我前半生最偏執的事,是追隨你的腳步,想和你堂堂正正地握手。

而現在,我願意放下自己的偏執。願意放開你的手,還你自由,相應的,我也在還我自己一片廣闊天地。

我終於有時間,是活在自己的領域,去做一些自己最擅長、始終沒放棄的事。

這一次,我可以為自己活。不為任何其他人活。我所做一切,都只是為自己。不再是為了周玉程。

對於明天,後天,未來的很多時日。

如果你不覺得今天頓飯是分手飯,那我們還可以有很多的時間去思考,去計較。

程兒,你有沒有覺得經此一遭,我的思想境界變高了很多?」

鄭錦年一晚上說了太多話,推心置腹的話,說到了深夜。他和周玉程靠在牆壁上,從花園到室內,到地上,兩人靠著牆坐著,說的口乾舌燥。

周玉程一隻腿屈起,手腕隨意搭在膝蓋上,側著臉,看鄭錦年說起他的過去,說起他的夢,他漸漸由那種仿若無人的悲傷變成自信放光的模樣。

興許他說得對。

不過他說話就像念詩一樣,都快比得上莎士比亞了,一句句的,一堆道理。

周玉程鬆開手,抱了抱胳膊,冷:「好像挺對的。應該是這樣吧。好冷。過來,給我抱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