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翻個白眼,這還是府里老管事呢, 如此愚昧。
白芷便笑著幫忙解釋起來,她也是過來後才發現靜王妃有個好習慣, 不愛像其他命婦那般存死錢, 而是儘可能的多「用」出去。
徐寧名下產業分為三類, 田莊、屋舍以及鋪面, 前者自然不消說,誰家都愛買田。至於後兩者,其中訣竅可就大了, 除了必備的行宮、隔三差五要去歇腳的地方, 其餘閒置的宅邸徐寧都租賃出去,京城畢竟乃舉國繁華之地, 多的是富戶想來瞧瞧新鮮,有她靜王妃的名聲做擔保,銷路自然是不用愁的。
至於店鋪,她名下的三家自不消說,包括從王氏那裡搜羅來的兩家,五家鋪子的好生意足以讓她過得很滋潤了,而每季掌柜們送她的花紅,徐寧又拿去開更多的鋪子,這個就跟連鎖店差不多,有總店的口碑,分店自然也差不到哪兒去,此外或有人願意加盟,徐寧也肯分杯羹,只要按時交租子就行。
當然,質量才是重中之重,但凡被她發現缺斤少兩或是弄虛作假的,一律攆走不用,情節嚴重者扭送到京兆府——靜王妃的狀紙,府尹怎麼敢不接呢?
大抵她人品攢的好,出道以來還沒遇見敢在她眼皮底下搗鬼的,生意會蒸蒸日上也就可想而知了。
姜管事聽得佩服不已,「王妃慧智,小人望塵莫及。」
徐寧笑道:「你們王爺並非想不到,是懶得去做罷了。」
像她這般豁得出臉面的畢竟是少數,士農工商,商賈往往被視為下九流,太太們雖然熱衷管家,又哪個肯認真拋頭露面去外頭做生意呢?可不叫她鑽了空子。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收益最大的。
徐寧也並非無所不用其極,相反,她很注重聲譽,除了這些普通產業,她還會從盈利里額外拿出一部分,約摸半成到一成,用來購置祭田、開辦義塾等等,這就不為掙錢了,純粹是做慈善,也是留個後路——抄家入罪的時候,祭祀產業是不必被沒收的。
姜管事:……聽著怎麼像咒人呢?
呸呸呸,殿下才不會被抄呢!
徐寧也願意事事都朝好的方向發展,但人要懂得居安思危,萬一齊恆將來真的……守著這些最後產業,她當罪婦至少不會過得太悽慘。
這些舉措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她的名聲比那幾個妯娌好得多,或者說,知道她的人要多得多,甚至有受過她恩惠的人背地裡編造歌謠,誇她是觀世音菩薩轉世呢。
姜管事心想,那自家殿下算什麼,玉皇大帝?不對,玉帝貌似跟王母是一對吧。
正神遊天外時,吳王妃貼身丫鬟過來了,姜管事怕她們妯娌有女人間的私房話要說,識趣避開。
等聽完一番哭訴,徐寧方知二嫂的孩子連夜被人抱走了。
侍女抽泣道:「王妃急得不得了,恨不得立刻衝進宮跟貴妃娘娘對質。」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