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
這裡頭還有個故事。
泰山師從魯班學藝,彼時班門強盛,子弟眾多。為了保證班門的聲譽,魯班採取定期考察制,不合格的人會被淘汰,逐出班門。
泰山說話做事笨笨地,少有長進,自然就在淘汰之列被掃地出門。
幾年之後,魯班在街上看到許多做工精良、惟妙惟肖的家具,十分驚訝,便問出自誰手,結果發現竟是自己當初逐出門牆的泰山,因此發出感慨:原來是我有眼不識泰山啊。①
劉據看看柏山,又看看公輸興。這段傳聞他是聽過的,可沒聽說後來泰山又回歸了班門啊。
公輸興解釋說:「泰山當年確實沒再重入門牆,卻也得先祖又指點了兩回,與班門略有來往。
「只是泰山一脈子嗣稀薄,至得如今唯有柏山一人。柏山幼年失怙恃,無人教導,便來長安找到微臣。臣將其收入門下。」
劉據點頭表示了解,開口詢問柏山:「你可願追隨我,為我做事?」
柏山十分激動,慌忙下跪:「小的願意。」
劉據便道:「就他吧。」
一錘定音,公輸興只能應諾。
劉據又與柏山說了幾句話,給了他兩日休整時間再來報導。交待完畢起身離開。
他一走公輸興臉色就垮下來,隨意揮退柏山,厲聲讓僕從將大郎二郎三郎帶回來。沒多久,所謂出門訪客酒醉不適的三人齊齊出現在廳堂,個個心虛萬分,縮頭縮腦。
公輸興大喝:「你們好大的膽子,大殿下前來挑人,你們卻避而不見!」
三人支支吾吾辯解:「並非有意不見,只是殿下來得不巧,我們並沒有欺瞞殿下,確實……」
公輸興冷哼:「你們確實出門訪客了,也酒醉了,不適了。但我不信你們得到消息後,就真的沒辦法趕回來面見。
「這裡頭不說全然故意,但要說完全沒有故意,我是不信的。真當我不知道你們那點小心思。我此前怎麼交待你們的,看來你們是半點沒聽進去。」
大郎低頭聽訓,明智選擇不去頂嘴火上澆油。
二郎卻很不服氣:「您之前只說殿下會來,也沒說殿下哪日來。誰知殿下今日會突然到訪?」
公輸興橫眉掃過去:「所以你們就一個個藉故躲過去,還把柏山引到庭院裡?」
劉據要挑人,那必然是得有人上的。他們不想上,只能引柏山去頂。
三郎略有幾分機靈,笑嘻嘻湊過去:「我們知道叔父的用意。那畢竟是大殿下,若我們能得他青眼便能搏個前程,公輸家也能多出個人物。
「但大殿下畢竟年幼,我們學就一身本事莫非是為了陪小兒玩的嗎?
「尤其小孩子經常想一出是一出,他這會兒說想挑個人給他做個東西,焉知以後呢?之後他還想不想做,有沒有別的可做?或是過了這一茬他就不在意了,我們又將何去何從?
「叔父不也常說,公輸家想要再度興盛,需腳踏實地,專心手中的技藝,唯有此道方可長遠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