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得到肯定回答,王大郎的語氣便有了兩分急切,語速快了半拍:「陛下這兩日對大殿下的態度尤為不同。妹妹可看出些什麼?」
是的。王夫人此趟去溫室殿,不僅僅是帶劉閎去劉徹面前刷存在感、博好感度,更有隱秘試探的意思。而結果,她已經知道了。
她素來懂得怎麼察言觀色,尤其侍奉帝王數年,最會觀劉徹的言色。因此即便劉徹什麼都沒說,可這一上午的時間也足夠她明白情形。
尤其她進去前,劉徹應該正在書寫,小指邊緣還殘留著少許墨跡。
她進去時,劉徹剛巧將一張絹帛放入匣子,束之高閣。全程親力親為,神態嚴肅認真。桌案旁還擺放著剛剛用過的帝王印璽。
尋常聖旨,多用竹簡,且多為臣子擬定,帝王過目蓋個印就行。什麼樣的東西需要帝王親筆,還這般鄭重。
王夫人不過一瞥,就已猜到結果。
但對於兄長的詢問,她沒有第一時間回答,可神情已然說明一切。
「竟真是如此。」
王大郎身形一震,面上盡顯失落,但王夫人面色不改,顯得十分淡定。
衛家鼎盛,皇后地位穩固,陛下對大殿下的疼愛更是有目共睹,這個結果簡直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她還沒有自負到以為自己生了閎兒就能有所轉變。
因早有預料,所以並不意外,情緒波動也小。
她不想糾結這個話題,轉而詢問道:「上次讓兄長查的事查的怎麼樣了?」
不料她反應竟如此平淡,王大郎怔愣一瞬才回過神來,開口回答:「李延年原是冀州人,家中有三兄妹。李延年排行最長,下面有一個弟弟與一個妹妹。
「十五年前冀州水患,李延年的母親與妹妹被水沖走,下落不明。災後李家尋過一陣子,沒有消息,便以為該是死了。畢竟那年死傷者眾,流離失所者眾。
「因這場災患,李家損失慘重,生活困頓,其父無奈收拾行囊,帶著孩子前往并州投奔親戚,在并州安了家。
「李延年自幼喜好音律,天賦極佳。李父覺得此子可堪造就,精心培養。李延年不負重望,青出於藍。
「五年前,李父舉家搬遷長安,就是想給李延年博一個前程。李延年也爭氣,沒多久就在安陵邑闖出了些名氣。
「可也因年少氣盛,被人言語刺激而犯法,後受腐刑沒入宮廷。但他會鑽營,家中湊了些錢財,迅速便攀附上了如今的樂府令丞。
「去歲陛下初立樂府,令太樂署掌雅樂,樂府掌俗樂,命樂府令丞於宮廷民間挑選合適的樂師舞姬。李延年藉此入了樂府。
「後又因他長得好看,所做樂曲也確實較為獨道,很快得了陛下親眼,從底層樂師升做音監。」
王夫人靜靜聽著,對李延年的過往不做評價,只問:「李小妹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