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團來京不易,為了讓大家得償所願,不虛此行,父皇特意稟告神明,得神明准允,答應再現神跡。這也是父皇這些天沒有接見的原因。」
諸國使團未必信這番說辭,但就是因為不信,到時候看到「神跡」才更有趣。
萬事具備。農器格物司釣不出魚,這場宴會必定能釣出來。
第91章
萬國會館。花廳。
諸國使團齊聚, 議論著「神跡」。
「傳聞將『神跡』說得神乎其神,還說是天女散花,也不知真假。」
「大漢公主不是說了嗎, 三日後宮宴,神跡再現, 與傳聞是否一致, 是真是假, 到時便知。」
「神跡再現?你們當真信這世上有人能溝通天地, 與神明對話,讓神明為他降神跡,只為了讓我們一睹為快?」
這話語氣中藏這些不同的意味。眾人循聲望去,竟是那位蒙面美人。這一路行來,大家都看到樓蘭使團對她恭敬有加, 聽聞亦是出身王室, 乃公主之尊。
「能不能溝通天地我不知道,但大漢誇下海口,特設國宴, 必定不會自己打自己的臉。所以這『神跡』必會有, 莫非樓蘭不這麼認為?」
樓蘭公主抬眸看過去, 說話之人是大宛正使。她嘴唇微勾:「能如此輕易再現的, 又怎會是神跡?」
「無論天降還是人為,能令滿天金雨,全城共賞,如何不算『神跡』?」
此話一出, 使團多數人暗自點頭。
「焉知不是戲法手段, 純做觀賞罷了。」
大宛正使搖頭:「這倒未必。這等神跡是如何做出來的,何種鬼神手段, 我們一無所知,怎知它除了觀賞外就沒有其他功用呢?
「這些年大漢做出的匪夷所思之物還少嗎?似我們這兩日參觀的各類農具,若不演示,於我們而言,是否也只是個擺著看的玩意兒,不知其用途?
「再有前幾年的河西之戰。若非真實上演,誰能想到人竟然還能上天,可以向天借道?」
說到這點,眾人臉色各自變幻,樓蘭公主更白兩分,好在藏於面紗之下,旁人看不出來。
「不說向天借道,我們來長安路上遇到的那一波匈奴兵,你們也瞧見了,大漢派出的不過二十來個十幾歲毛都沒長齊的小子,竟也能將百餘精壯打得落花流水。」
「何止是十幾歲的毛頭小子。聽聞還全是平日只管吃吃喝喝的貴族子弟,非正經將士,別說特訓,軍營都沒進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