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回星又不是山下的富戶,這都是村里人自己的田地,怎麼種都是他們自己說了算的,怎麼好讓林回星出面來擔保產量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大家自己選,要是求穩,就按照以前的法子種,今年看著年景不錯,開春後也下來幾場雨,只要後面不大旱,一畝地三石的出產總歸是穩當的。
至於那想搏一搏林回星說的畝產四石甚至更多的產量,那就按照林回星的法子種,到時候出產多了算賺了,出產少了,也怨不得別人。
蘇大貴都特意提點了,林回星自然不會因為幾百斤稻穀值不了幾個錢就不當一回事,當即點頭道:「行,貴叔你要是不放心的話,等會兒我就這給大家示範,多的一句話都不說。」
見林回星一臉調笑的樣子,就知道他還沒有想通這件事情的關竅,他急著讓村里人過來學習育秧苗的方式,一時間也沒時間把道理掰碎了,揉爛了跟他講。
蘇大貴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只能把這件事情記在心裡,想著回頭忙完了,再找林回星細細說上一說。
送走了蘇大貴後,林回星挽起褲腳扛著鋤頭下了田:「榮叔,你幫我在田坎這邊夠一點稀泥,鋪個大約六尺寬的長平台。」
怕蘇大榮理解不了,林回星還直接上手示範了一下,就是從田裡其他地方把稀泥挖過來,壘出一塊大約高出水面五毫米的育苗床。
這育苗床高於水面,能吸到水裡的水分卻又不至於會積水泡壞了稻種。
按照現代的方法,在稻種發芽前期,還得鋪塑料薄膜保暖。
永國沒有塑料薄膜,只能用做稻草頂的稻草片代替。
和玉米種子不一樣,這稻草還不能直接鋪到稻種上,得上山砍些竹子劃成粗篾條插在稻床兩邊作為支撐,再把稻草片鋪在上面隔絕寒氣。
雖然過程麻煩了一些,但是就上樑溝這些人把這糧食看得比命還重要的性子,只要這樣做能夠增產,他們心裡是一百個願意的。
畢竟種地本就辛苦,不過是再麻煩,再繁瑣一點罷了,要是真的能夠提高稻穀的產量,多做這麼一點事情又算什麼。
等林回星和蘇大榮把靠近田坎的這一小塊的稻床平得差不多的時候,村裡的漢子們基本上都到齊了。
大家都是聽蘇大貴所林回星有能讓稻穀增產並且減少稻種用量後,立刻就丟下手邊的活計趕來學習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