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家木門通古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造紙是上樑溝整個集體的事情, 蘇大貴是個厚道的村長, 對於馬婆婆家這種, 在造紙時幫不上多少忙的族人,他也是算在一起的。

這醃料池村里也是會幫著馬婆婆一家建一口的。

造紙的材料馬桂花家裡也有,到時候她把草紙做出來後, 再拜託村里人幫她擔下山賣掉,哪怕要多出一份力錢出去, 也還是能夠賺到一點錢的。

現在馬桂花幫著林回星養羊,每年都有兩百斤糧食拿,加上地里的出息,他們祖孫三人一年的口糧倒是不用愁了。

但是這個家裡太窮了,有了糧食卻沒有銀錢。

現在馬婆婆就幾十個大錢,其中有一半銅錢是林回星給的,剩下的一半是前些日子她家裡兩個孩子放羊時從山下摘了蕨菜和筍子下來,她做成菜乾後拿到林回星那裡買了換來的錢。

在林回星來上樑溝之前,馬桂花一家是一個銅板都沒有的。

窮日子過久了,整個上樑溝的村民對金錢的渴求都很迫切,馬桂花也不例外。

她已經想清楚了,在她還能動的這些日子裡,她得多多地幹活,多多地賺錢,最好能把她大孫子以後娶媳婦的銀錢給攢出來。

只要不讓蘇家的血脈傳承斷在她孫子這一代,她死了之後也有臉去見老頭子和兒子了。

這種條件不好的族人就有半份錢拿。

這一點蘇大榮是一家一家戶的去通知過了的。

馬桂花原本就苦惱於自己幫不上什麼忙,這會兒能幫著村里編這竹簾,倒是讓她心裡安定了不少。

人多力量大,等到村尾那五十來口醃料池全部砌好,也不過兩天的功夫。

這還是缺少工具,村里人只能用木板抹平水泥面,效率低下的情況下。

好在醃料池不比其他,要求沒有那麼嚴苛。

只要不漏水,池子的底部和四面的水泥面抹得沒那麼平整也礙不著什麼事,要不然這五十來口醃料池,一口質量能過關的都沒有。

等著醃料池風乾的時候,林回星抽空又回了一趟現代。

林回星這一趟回來不為其他,就為了邵柯寄給他的野山參,和他那筆不知道到沒到帳的巨款。

之前邵柯已經幫林回星把帳算了個大概,扣掉百分之二十的稅款和百分之一的佣金後,他也還能有九千多萬的淨收入。

當時林回星還不好意思收邵柯送的野山參,後面聽邵柯算完帳後,他發現自己賣出這塊玉璧後,光是要給寶德齋的佣金都是一百多萬了。

想一想,他收邵柯一顆二十年份的野山參,好像也不是一件應該虧心的事情。

畢竟羊毛總是出在羊身上的。

林回星回到現代後第一時間就打開手機登上網上銀行。

因為龍老先生給錢爽快,寶德齋的財務很給力,不過短短几天,這九千五百八十萬已經匯到他的帳戶上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