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家木門通古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絕對的利益面前,誰還願意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去教自家親戚做紙。

自己舒舒服服地把錢賺了才是硬道理。

親戚要真的日子不好過了,大不了他們賺到錢後接濟一些米糧就是了。

第117章

草紙的成功讓整個上樑溝的村民都熱情高漲。

還不等大家從興奮中回過神來, 之前學著林回星的法子育秧苗的人又要開始插秧了。

插秧的第一天,林回星挽起褲腿,跟著蘇大榮一起下田扯秧苗。

蘇大榮見狀連忙出聲阻止:「都說不用你忙活了, 這田裡螞蟥多得很, 你不是怕這玩意兒嗎。」

林回星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沒事,我多注意一點就是了, 我不也得教大家該怎麼做嗎。」

因為種植方式的差別, 上樑溝的人確實需要林回星教一遍做法才知道這秧苗該怎麼種。

都是做慣了農活的老把式,林回星上手演示過一遍後,蘇大榮拔秧苗的速度就上來了。

紮成一把一把的秧苗被蘇大榮挨著放在一塊栓了草繩的竹籬笆上。

按照林回星說的,回頭得在稻田裡面間隔著拋灑秧苗。

林回星以前也跟著父母種過地,哪怕是在現代,這水稻都是最費心力的莊稼。

插秧, 割稻,每一樣都是很累人的農活。

蘇大榮卻不覺得累, 今日蘇家插秧, 除了蘇大榮和林回星之外, 連季娥和蘇雲嬌也都放下手裡的繡活來幫忙了。

農戶把莊稼看得很重, 哪怕女眷們現在做繡活也能賺不少的錢,但是在村里人心中, 最重要的時候還是糧食。

村里好些個老人都是從災荒年裡熬過來的, 真到了災年, 糧食才是最可靠的,銀子雖然好,但真到那個時候, 有銀子也不一定買得到糧食。

蘇家足足有好幾畝的稻田,要是季娥她們不乾的話, 光靠蘇大榮一個人,都不知道要忙活多長時間才能種得完。

學著林回星的法子種水稻的人不少,考慮到大家都擠在田邊學插秧的辦法,他也沒多耽擱,拿了兩把秧苗就到育苗床外面的田裡教大家插秧了。

「其實也不難,就是秧苗要插深一點,淺了會飄起來,間距也得做到儘量均勻,這樣秧苗才能有最好的生長空間,後期割稻的時候也能省點力。」

插秧確實沒多少技巧,全靠人力,看明白後,圍觀的村里人就趕緊回去忙活自家的活計了。

看著育出來的秧苗又高又壯實,之前因為擔心而沒敢留太多稻田出來的人都很後悔。

主要是對比太慘烈,之前大家播撒到田裡的稻種已經種下一個來月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