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家木門通古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其實除草也是可以的,不過林回星擔心覆土後,在棉花苗沒有長起來之前,這一大片地看著都差不多,怕村里人除草的時候不小心把棉花籽上面的地給踩實了,影響出苗。

想一想也就這會兒能鬆快些了,能到棉花苗長出來後,天氣也越來越熱了,山里雖然濕度高,但是一到夏天,地里的莊稼也都缺水,到時候光是澆水就是一項辛苦活。

林回星現在一想到自己的那幾畝地的西瓜和果樹都覺得累,他種果樹和西瓜的地方離小溪還有一段距離。

上樑溝又沒有滴灌系統,林回星都不知道等到夏天后自己光是給這幾塊地澆水,就得累成什麼樣子。

要是情況允許,林回星真想從溪邊開幾條小溪連通到自家地里。

不過現在村里人都在村尾的荒地上忙著造紙。

林回星不缺錢,之前那幾池子紙漿做好的紙他也沒有全部留著自己用。

他就一個人,每天能用得了多少紙?

倒是村里其他人,只知道這草紙好,還不知道它好在哪裡。

第一批草紙晾乾後,林回星就回家裁成小塊了。

馬桂花幫著做的抄紙用的竹簾很大,一張完整的紙差不多有親眼見過一沓一沓壘在一起草紙後,差不多有八十厘米長,六十厘米寬。

這麼大的一張紙,林回星是用剪刀破成四小張用的。

自己動手,林回星特意把每張紙都做的厚了一些,畢竟稻草做的草紙還是不夠柔軟,延展性也不佳,要是做得薄了,很可能在用的時候一用力就戳破了。

那個畫面光是想想就讓林回星渾身不適,他寧願多花一點原材料,也要把草紙做得足夠厚。

第一批的兩池子紙漿差不多做出來一百斤的草紙,林回星把所有的草紙破開後,按照約莫五斤一捆的重量,給村里二十幾戶人家都送了一捆去。

村里人也不是沒有推拒過,在他們心裡,這可是六七個大錢一斤的東西。

林回星一臉無奈的勸道:「六七個大錢那是我們往外賣的價格,這草紙實際的價值,別人不知道,叔伯嬸子們還不知道嗎,只是點不值錢的秸稈樹皮罷了,你們拿著放心用。」

被林回星這麼一點撥,村里人倒也反應過來了。

要是不去想這些草紙拿下山值多少錢,只看做這些草紙用了多少東西的話,他們就覺得這麼一點東西犯不著和林郎君多推辭的了。

衛生紙這種東西吧,作為現代人居家必會囤的物資之一,自然有其不可捨棄的好處。

以前村里人並不覺得廁籌好用,但是當他們用過草紙後,才發現這玩意兒確實比廁籌好用了不知道多少倍。

親身試用過後,村里人對於這草紙的銷路就更加有信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