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在安平縣買那一口鐵釜, 又是去官府登記,又是縣衙的佐使還會隔三差五上門查驗的,麻煩得不得了。
但是這種管控並不是滴水不漏的, 鐵器這種東西是可以化整為零的。
鐵器又不是戶口, 很難做到挨家挨戶的合適。
對於永國的老百姓來說,最難的就是湊齊買鐵器的錢。
上樑溝這麼偏僻, 一年到頭都來不了幾個人, 整個村里就這麼一點鐵器,就算沒有在官府登記,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林回星十分熱情地讓村里人上手摸一摸他帶回來的這些鐵鍋:「這可是精鐵,要論結實耐用,那是再也找不出比這個好的了,要不是我有門路, 這樣的好鐵哪是那麼容易買到手的。」
「這鐵鍋五兩銀子一口,價格嘛確實貴了一些, 不過它用鐵多, 你們看這鍋多厚實, 貴叔他是下過山的, 山下的鐵器都是這個價格,質量還沒有我這個好。」
蘇大貴愛不釋手地摸著地上的鐵鍋, 為了省去大家搬來搬去的功夫, 林回星直接把十口鐵鍋都運到了醃料池旁邊。
「這鐵鍋自然是好的, 就是這個價格恐怕……」
上樑溝條件最好的蘇大貴都負擔不起這麼一口鐵鍋的價格。
林回星十分理解的點了點頭:「我也知道村裡的勤快,鐵器這麼貴,要讓村里任何一家人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銀子來, 都是不要太現實的。」
「我也很難買到二十幾口大鐵鍋,我想的是大家可以兩戶人家, 甚至三戶人家合買,商量著互相岔開時間用鐵鍋。」
「村裡的女眷不都在我這裡拿了繡活嗎,我看著有些手快的女眷,那繡活用不了兩個月就要做好了,到時候還可以用做繡活的工錢抵鐵鍋的錢。」
林回星也沒有說一定要村里人現在就把現銀給他。
他之所以費心巴力的弄這麼老些個鐵鍋過來,還不是想讓村里造紙的產能增加一些。
林回星這話一出,村里人想了想,確實也是心動不已。
不說別人,就說蘇大貴,他家裡三個女眷的繡活都做完大半了。
卓宜她們又都做的最大規格的繡活,等到繡活做好,蘇家一下子就能夠進帳九兩銀子。
有了這一筆工錢,蘇大貴自家就可以單獨買下一口鐵鍋,現在林回星提出可以兩戶人家一起購置,那他家裡的壓力就更小了。
蘇大貴扭頭看向一旁的蘇大榮:「這個辦法好!老二,我們兩家合買一口鐵鍋如何。」
自家親兄長,兩人大半輩子都沒有起過爭執,蘇大榮聞言自然是忙不迭點頭:「自然可以,我們家裡人口不多,也就只有兩口醃料池,咱們先把鐵鍋買下,之後商量著用就是了。」
自家兄弟就不用計較那麼多了,誰家早用一天,誰家晚用一天都差不多,沒什麼好爭搶的。
有了蘇大貴在前面打樣,村里人大部分的人家都和自己兄弟或者相熟的親戚商量好了籌錢買鐵鍋的事情。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