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家木門通古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過這一個多月里村里人都忙得前腳打後腳跟了, 他也不好讓村里人的漢子陪他下山。

等到村里人都做出第一批草紙後,林回星知道時機到了。

林回星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盤算著該擇日下山的時候, 在安平縣和青山郡, 已經有兩家人盼他盼得都快要望穿秋水了。

其中一家人,正是在安平縣碼頭賣豆腐的姚家人。

這豆腐可是個好物, 林回星離開安平縣後, 這一段時間以來,姚家人就沒有一日歇息過,每日都在磨豆子,做豆腐,賣豆腐。

安平縣的消費能力有限,就算這豆腐再物美價廉, 那也是要花錢買的。

尋常老百姓三五幾天買上一塊回去嘗嘗鮮是可以,要讓他們日日花錢買, 那又有些捨不得了。

春夏城外到處都是野菜, 城裡的女眷要得了閒, 也會出去挖野菜。

野菜的味道雖然不如豆腐好吃, 但勝在不用花一個銅錢。

縣城也不是家家戶戶都好過的,多的是像姚老翁家這樣的普通人家, 在縣裡只有一處房子, 鄉下又沒甚田產, 只能在城裡找點夥計養家餬口。

自身有能力的,可以去各個鋪子裡面當跑堂,夥計, 或者是學徒。

如姚家這樣什麼都不擅長,只有一些力氣的, 就只能打些短工。

姚老翁和林回星搭上線後,那日子可是眼見著一天比一天好過起來了。

最開始姚家的鄰居只是聽見姚家每天凌晨都會有咔滋咔滋的推磨聲。

加上之前姚家人在城裡城外賣豆腐的時候,也沒有避過人。

很快碼頭那一片都知道姚老頭現在不得了了,弄出了個豆腐出來了。

姚老翁人微力薄,也不想招人記恨,所以就按照林回星說的那樣,對外說他們這豆腐是幫著別人做的。

姚老翁的這個說辭周圍人是相信的。

畢竟這姚家都窮了幾十年了,要是會做這豆腐,早就做出來賺錢了。

姚家就是一個破落戶,為了賺點房錢,平常都捨得把家裡的孩子趕到柴房去了,或許是某個在姚家借宿過的商人見他們可憐,自己的豆腐也需要在安平縣打開局面,所以才花錢請了姚家人幫忙,那也是說得過去的。

不過不管外面的人怎麼猜測,也不耽擱姚家人的豆腐生意。

林回星剛走的那幾天,姚家人還收著手不敢一下子做太多的豆腐。

每日就只磨個四十來斤的豆子做豆腐。

以前是只要做三十來斤豆子的豆腐就夠了,這不是豆腐出來後,縣裡那些鄉紳、庶族吃了這豆腐也覺得好,每日一早就會打發家裡的僕從直接到姚家門口支起來的小鋪子上來買嗎。<="<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