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家木門通古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平常郡城的人找腳夫幫忙,幾百個大錢的東西都不怕丟,就更別說這麼一板豆腐的三十幾個銅錢了。

談好明日的的交貨方式後,金二哥也沒多耽擱,撐著船就回程了。

金二哥到姚家後還是說現在的這點豆腐不夠賣, 對此姚家人也是沒有辦法了:「夠不夠的暫時也就只有這麼多了,最多最多也就是能再多做兩板豆腐, 更多的就不行了要再加量的話, 不止磨豆腐的人, 就是做豆腐的人都忙不過來了。」

現在姚奚兩家人都在磨豆子, 要是再加量,也就只有讓姚二郎他們晚上吃了晚飯就開始磨豆子。

現在天氣還不算熱, 上半夜做好的豆腐放到下午也不會壞, 等到天氣再熱一些, 就只能按照林回星說的那樣,把做好的豆腐放進井水裡面浸泡著,減緩它變質的時間。

能多賺錢, 奚家人自然是沒有意見的,至此姚家和奚家兩家人每天都要磨六十斤的豆子。

奚家每天能得六個大錢的工錢不說, 還能得到滿滿兩桶的豆渣。

奚家也是腦子靈活的,聽金氏說這豆渣用來餵豬效果極好後,也在鄉下捉了兩頭豬仔養著。

吃不完的豆渣就拿去賣,或者和鄉下的貧民換豆子之類的粗糧,要實在消耗不完的,就摻在豬草裡面餵豬。

雖然捨不得拿人能吃的食物餵豬,但是看著吃了豆渣的豬眼見著一天一個樣,奚家人也就不怎麼心疼這些豆渣了。

和一個大錢好幾斤的豆渣相比,自然是豬肉更加值錢了。

後面金二哥在郡城的豆腐生意算是走上了正軌,每天十板豆腐運到郡城去,食味樓和另外兩家酒樓都來訂了。

自從魚頭豆腐湯也開始受郡城人的歡迎後,食味樓每日預定的豆腐從一板變成了兩板,另外兩家後找來的酒樓則是每天一板。

剩下的六板豆腐雖然也不少,但也只夠金二哥賣兩個時辰的。

有時候要是兩個時辰還沒賣完,金二哥就會把剩下的那點豆腐放到和他相熟的魚攤上寄賣。

這魚攤的老闆也是船家,和金二哥這種撐船擺渡掙錢的船家不同,對方靠打魚為生。

這打魚也是一個見天吃飯的營生,每日的收入都是不穩定的,不過自從金二哥把豆腐拿到郡城來賣之後,碼頭上這些賣魚的攤販生意可比之前好了不少。

金二哥再隔三差五地送塊豆腐,對方是很願意捎帶著幫他寄賣一些豆腐的。

之後荊正天又來找過金二哥幾次,奈何林回星一直沒來安平縣,他想引薦都沒有辦法。

隨著姚老翁家裝銅錢的陶罐越來越滿,他比金二哥還盼望著林回星趕緊出現。

因為還沒分帳,姚老翁也不敢花用帳上的錢,這就導致他們雖然每天都有幾十個大錢的收益,平常卻還是只能用之前的老底。

好在有金二哥從荊正天拿了帶來的碎銀子,姚家人倒是不至於沒錢買糧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