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家木門通古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蘇大貴是家裡種的稻穀多,家裡就這麼幾口人,就算每天都吃一頓白走一年到頭都吃不完這麼多稻穀。

馬婆婆一家則是家裡條件不好,這稻穀也是值錢的東西,她捨不得自家吃,就打算給孫子孫女留下幾十斤稻穀偶爾換換口味,剩下的稻穀除了納稅的那部分外,其他的都托人賣掉,多多少少也能攢下一點家底。

第二天蘇大榮給林回星送舂好的大米時,隨口就和對方提了一句。

林回星一聽這兩家人要往外賣稻穀,當即就來了興趣:「往外賣多麻煩啊,我也想買些稻穀回來,等會兒我去問一問吧。」

這永國的水稻沒有經過雜交培育,還是很古老的品種,這大米米香濃厚,要是煮粥,那熬出來的米粥上真是會有一層厚厚的米油。

用這大米蒸出來的飯,那真是比現代大部分的大米都要香甜。

現代的雜交水稻固然好,但是為了提高產量,也是捨棄了一部分口感的。

林回星也是到了永國後,才知道這好吃的水稻和小麥味道有多好。

不是他誇張,就上樑溝種的這些水稻的口感,要拿到現代去,絕對是能夠吊打國內那幾種知名品牌的。

林回星想要買稻穀是認真的,把蘇大榮送來的一袋子大米倒進米缸後,他回房間揣了一大袋子銅板就和對方離開了家。

走到院門口的時候,林回星又折返回了房間,扛上了他從現代帶來的那一桿大稱。

林回星知道村里這些人為了這些稻穀留了多少汗,這會兒他上門收購稻穀,也是給了一個實在價的。

蘇大貴家裡的稻田多,忙到今天也還有一小塊田沒收完,這會兒蘇家就王甜杏一個人在家,這種農忙的世界,哪怕她的肚子已經七個多月大了,也得扶著肚子煮飯燒茶,頂著大太陽翻曬稻穀。

夏收的季節,村中的各處空地上都鋪滿了用竹子編的曬席。

聽到林回星的話,王甜杏抬手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啥,四十個大錢一石?」

林回星這個價格一出,不止是王甜杏,就連一旁陪著他過來的蘇大榮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四十個大錢一石的價格,那是縣裡糧鋪的往外賣的價格。

這稻穀都是剛收上來的這段時間價格低,畢竟多的是農戶把手裡的稻穀往外倒騰著換粗糧。

等到入冬之後,這糧食的價格才會貴上一些,去年冬天安平縣糧鋪里一石稻穀的價格才四十個大錢呢。

糧鋪可是最容易掙錢的行當之一了,現在糧鋪的掌柜和管事就會去鄉下收購稻穀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